已經有文官公開上書表示:朝廷把寬甸六堡丟給努爾哈赤,則努爾哈赤未必不是下一個阿克或者鄭舉。
這也是沒辦法,哪怕王文龍再怎么宣傳遼東的情況危急,此時官員還是普遍以為阿克和鄭舉對于大明的危害比努爾哈赤要高。畢竟遼東不如云南省的人口多,而且努爾哈赤還沒有占據大名邊境州府,阿克卻是公然起兵造反的。
朝中官員把努爾哈赤比做阿克,這也足以讓萬歷皇帝感到頭疼了。
萬歷皇帝皺著眉頭,用鐵筷子夾了一顆銀絲炭壓在煙鍋上,又抽了兩口之后問:“李閣老如何說?”
孫隆道:“李閣老以為寬甸六堡該撤,但此時不便宣揚。”
內閣的四個閣老已經死了一個,剩下的三人中,朱賡也已經氣息奄奄,估計活不過今年。葉向高就是東林,而李廷機被東林攻擊的受不了,自然和萬歷抱團。但是他的力量太弱,每天挨罵就已經夠頭疼的了,根本不敢違背朝堂主流意見發表自己觀點。
皇帝問道:“孫大伴有什么建議?”
孫隆說:“若以謀國之論言之,寬甸六堡的撤防勢在必行,李總兵所言極是,當此之時,西南之事尚未了結,遼東萬萬不可擅開邊釁,撤防幾個堡壘便可以換得遼東安寧,哪怕是失去些地利,那也值得。”
雖然朝中言官將遼東比作西南,但是在萬歷皇帝眼中還是很清楚的知道遼東的安穩比起西南要重的太多。
阿克在西南占領一兩個州府無傷大雅,朝廷照樣可以運行,但若是有人在遼東作亂,直接就可以通過遼西走廊威脅京城安全,失去了遼東,山海關防線連半個月都挺不過去。
所以在萬歷皇帝看來,朝廷騰不開手的時候,于遼東讓出點利益就是最佳選擇。
此君前幾年總覺得自己命不久矣,想當個甩手掌柜,沒想到小病不斷挺到了現在,而這些年他收稅擺爛,可是把天下給折騰的不輕,隨著時間過去慢慢這些惡業都開始回找了。
萬歷皇帝沒有為國獻身的打算,他還是很惜命的,于是只能越發的裱糊下去。
孫隆為萬歷分析道:“遼東撤防不能退讓,而遼東之事,人皆以為王文龍有大義,若不賞,又恐難服民意。不如明捧而暗貶之。”
“卻也難為,拿什么捧他呢?”萬歷正在思索,一個小太監忙忙進來:“圣上,鄒義宮外候見。”
萬歷點頭道:“準進。”
孫隆聞言臉上閃過一絲羨慕神情,他這個“權比首輔”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都不能隨時候見,鄒義卻能做到,恩寵比他可是大得多。
其實萬歷知道他這權力不是給鄒義的,關鍵是鄒義作為龍洋開海公司的主管,無異于萬歷錢財的大管家,萬歷自然要好好對待。
不久后鄒義一臉興奮的走進御書房,萬歷問:“鄒大伴何事高興如此?”
“回圣上,”鄒義喜道:“楊天生到達美洲全師而回,山東又報開拓永明城航線,兩線報捷了,那王文龍所言還真不錯!”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