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甚至不知道王文龍所說的上邊之人就是萬歷皇帝,在發現永明城和美洲航線之前萬歷皇帝用《東人平生錄》敲打過王文龍。
而現在王文龍已經在與李成梁對著干,他也沒打算多寫萬歷皇帝不喜歡的劇情,而是決定將想要表達的內容一筆帶過。
王文龍已經在遼東之事上硬剛萬歷了,絕對得罪那老皇帝,沒必要在寫小說這種事情上再多拂皇帝的面子。
王文龍窩在屋中寫稿,何可綱和黃惟正則在一邊自由翻看,一直到傍晚,毛文龍才來招呼眾人以及印刷的工匠一起去用飯,晚上又在院子中點起火籠,工匠們借助火光加班加點的印刷演講稿。
四天之后,旬日,遼東、直隸、山東,幾大報紙出奇一致的刊登王文龍在寧遠的會講文稿……頓時引起一片驚呼之聲。
三省輿論爆炸。
對于寬甸六堡的問題,守城派主張撤防的理由一直是蒙古人勢力強大,乃大明的心腹之患,蒙古人比努爾哈赤更加危險,所以必須加強遼東核心地區的防御。
這個論點之前一直有李成梁、蹇達等一票遼東大員站臺,顯得堅實無比。
守邊派之前哪怕再是宣傳李成梁和努爾哈赤的緋聞也無法動搖蒙古炒花比努爾哈赤更加危險這一判斷基礎,那么哪怕李成梁作風上有污點,守城就依舊是比守邊更好的選擇。
而王文龍在寧遠魏儒學的講座內容,直接把守城派的最大基礎給推翻了。
他們一直炒作的蒙古炒花的威脅,在已經自稱“建州國主”的努爾哈赤面前算得了什么?炒花不過是團結了幾個部落推舉出來的大汗而已,努爾哈赤手下可有三十多萬軍民!
王文龍盡力描寫的八旗制度的厲害與壓迫嚴重,也起到了極好的效果。
新興的民族主義者們不愿意文明淪喪,保守的衛道士們不以夷變夏,所有正常人都不愿意成為四等人,就算是沒有任何政治傾向的人,也不會愿意經歷國土被入侵的戰爭,八旗制度踩中了所有人的雷區。
同時看到相關報道的人都有兩個反應,一是驚訝于努爾哈赤的實力,二是不禁疑惑:努爾哈赤都自稱國主了,怎么大家之前從未耳聞?
一切的問題都指向遼東的高級官員們:蹇達、趙楫、李成梁。
對當今政局熟悉的人,很容易就看懂了遼東大員們的想法:李成梁等人極度相信自己對于遼東局勢的判斷,認為努爾哈赤不會崛起,或至少禍不在眼前,于是為了推行自己守城派的主張,他們隱瞞了努爾哈赤在遼東的所作所為。
這個行為毫無疑問犯了朝中所有勢力的大忌:東林黨和三黨正利用大明朝的所有事情進行黨爭,這時遼東的文武官員們居然暗度陳倉,在沒有充分黨爭的情況下把遼東局勢的大決斷給做了。
這犯了滿朝文官的忌諱。
東林黨和三黨在黨爭中無論誰獲勝,都是這四大文官集團中的某一個得到權力,而遼東文武們所做的事情則是直接從文官集團手上奪走了遼東的決斷之權!
在萬歷朝,奪走文官們的議事之權,還不如直接要他們的命!
寧遠會講后的第一個旬日所到來的輿論熱潮只是第一波,之所以沒完全爆開,是因為,這年代的消息傳播速度沒那么快,各黨派大佬們也還沒有分清局勢。
等到輿論又發酵了十天,這新聞終于擴散到全國,同時各門各派也都站穩了自己的立場,真正的輿論大潮終于到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