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東王突襲陽平
“報,王爺,殿下,金陵城監督御史藍大人呈遞卷宗,是金陵新北大堤案子,復印拓本在此,還請王爺殿下過目。”
蘇州城,
江南大營主帳內,一位親兵,匆匆從外面走了進來,把一個秘閘托在手中,
此刻,
東平王穆蒔已經換了一身錦服坐在主位,楚王周崇則是盤坐在的東首的位子上,品著茶點,都說蘇州城的茶點,乃是江南一絕,果真不假,
瞧著親兵送來的秘閘,楚王倒是來了興趣,
“王爺,這倒是有意思了,江南的案子,不送到京城內閣,刑部,往咱們這邊送,難不成想要王爺來審案子?”
看似是說笑,但眼神卻有些玩味,早不送晚不送,偏偏這個時候送,可見是案子有些難了,或許牽連甚廣,
“殿下說的不錯,江南的案子,有幾位京城來的大人,還有皇城司杜指揮使在,何來送到此處,所以,這個秘閘,小王可不敢接啊,”
穆蒔不為所動,金陵城何種摸樣,他東王府豈會不知,一群朝堂上的酸儒,在那爭權奪利,但為何最后,會攀咬司設監的掌印楊馳,是為了織造局,還是為了對付宮里的那些閹人,想到此,穆蒔猛然一驚,或許文官醉翁之意不在酒,那這個秘閘更不能碰了,
“那既然不能接,可是秘閘送了回來,又當如何?”
楚王也知道這是燙手山芋,可是到了眼前的東西,就算送回去,也是落了臉面的,至于是何事,他也聽說了,金陵城的水災,也不知是誰,膽大妄為,竟然敢毀堤淹田,這可是震驚朝野的大案,此番呈遞,也不知他們內里藏著什么心思,想到此,也沒了心思再去看,
“殿下放心,既然送來,何必再退回去,但想要不問,又不可能,所以需要殿下,和小王共同修書一封,和此秘閘,一同送往京城,呈遞給皇上,如何。”
這樣做法,既避免卷入金陵城里的案子,又能和皇上那邊匯報情況,怎么說,他也沒有白來江南啊,
“好,就依照王爺所言,此事不能耽擱,呈奏之后,就把江南近況,一并附上,來人啊,筆墨伺候,”
楚王周崇顯得急不可耐,竟然還有著一股興奮在里面,待伺候的下人端來筆墨紙硯的時候,穆王爺笑了笑,拿起毛筆便寫了奏報文書,而后落了款,把折子遞給楚王,瞧了一眼沒問題,也在最后用了印,就這樣封存以后,讓皇城司人走水路,用快船進京,
楚王本以為事情完了之后,就可回去休息誰知,穆王爺卻又說了一句話,
“殿下,小王以為,應該集結兵馬,在運河之上,伺機而動,尋找戰機,小王想著,以江南大營五千人馬為本,加之金陵府軍,揚州府軍,還有蘇州府軍,共兩萬余人,以衛軍樓船護衛,本王準備出兵,”
“什么,主動出擊,不知王爺準備打哪里?”
還想著回去睡個回籠覺的楚王,有些不明所以,好好地守著運河防線,怎會有此想法,縱觀運河西岸,能讓大軍登陸的地方不少,可是補給困難,如何大規模用兵,除非,直接去打陽平,可是陽平那里,早已經被白蓮教攻下,這會不會太倉促了,
“殿下,打陽平,大軍早已經準備待命,而且衛軍的快船,始終是盯著此處,陽平城內,白蓮教主力,早已經北上,想來去攻打西河郡城了,此刻空隙,以樓船為跳板,大軍突襲陽平,拿下碼頭重地,這樣一來,陽平唾手可得,而后,以兩萬兵甲,截斷白蓮教退路,此戰可勝之,殿下要想想洛云侯和北靜王啊。”
看似說的大意,其實不然,是東王府接到了密報,陽平城內,幾乎無一兵一卒,只有那些投了白蓮教的匪徒,控制著陽平,天載難逢的機會,若是把握不住,剿滅賊軍之戰,只有洛云侯和北靜王有軍功,那東王府和楚王,寸功未有,不是會被天下人恥笑嗎。
“這,會不會太突然了,只有兩萬兵甲,如何能守住白蓮教反撲,要知道,焦可領三萬,加上陽平還有魏太守的殘兵,也只是守了不到兩日,便匆匆北逃,”
楚王不懂軍略,還是有些擔心,人多人少,還是能看清楚的,去得兵少,少說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殿下,若是不然,小王親自領兵前去,殿下在蘇州統籌大局,由焦老將軍坐鎮,必不會生亂,”
話說兩端,既然殿下擔憂,不如留守此處,
“不行,王爺既然敢去,孤怎可留在此處,何時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