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看,這破落戶,嘴上就是沒個把門的,自古以來都是禮輕情意重,人家孟家閨女,好歹也是親自寫了對聯送來,老婆子覺得,可比你送的果子要強。”
這般說辭,引的三春轟然大笑,王熙鳳怎會服氣,擺了擺手,打發下人出去,拿起桌上的果子,擦了一下就啃了一口,
“看把老太太樂的,這還沒進門呢,就處處維護著,這果子可是從福靈郡買來的,甜嘴不說,總比那干巴巴的看著強吧,不吃的,我回了都帶回去,”
邊說邊啃著果子,私下里,卻打眼瞧了二太太一眼,剛剛的話,可不單單是給老太太說的,也是說給二太太聽得,孟家丫頭進了門,這掌家的事,是否要分擔一些,尚未可知。
“都看看,話還沒兩句,這就急了,來坐下歇歇,外院的事如何了,”
賈母一招手,王熙鳳便點頭,緩步走了過去,坐在老太太身邊,先把城外莊子的事說了一下,
“回老太太話,一切如常,城外莊子,塢堡已經修好了,莊子里面的房屋,連著幾天加工,修的七七八八了,一共記得賬冊,花了八多兩銀子,我尋思著,咱們府上的莊子,既然平了,就平到底,找人耕地,順帶還多出十幾畝的地,”
這些,都是俞祿俞管事特意回來稟告的,而且兩個莊子上的人,都并在一起,現在也都是他管著的,賬冊,則是王熙鳳換了一人過去,其中收的銀子可不少,
“莊子修好就成,也不必再提心吊膽的,聽說南邊,賊人已經剿滅差不多了,幾位王爺,也都會班師回京,雖說如此,但有了塢堡,咱們也放心,這莊子上的事,還是由你管著,府上院子,修的如何了。”
賈母雖然也有些心疼,也沒想到南邊民亂平定的那么快,這樣一來,這塢堡修的,也有些肉痛了,
王熙鳳啃著果子,聽了老太太話,眼角一喜,莊子上的事,這幾日她可沒少細算,一年下來,少說也能留下一千兩銀子,若是自己管上幾年,說不得還能多留一些,
“修園子的事,老太太放心,后面兩個院子,已經修繕好了,前面的幾個院子還沒動,等宋大匠先去了主殿再說,”
正想著再匯報幾句話,
外面,有婆子喊道;
“璉二爺到。”
眾人一聽,
急忙把目光看向屏風處,只見賈璉神色匆匆,一身錦衣武服,腰上,還掛著一把長刀,原本還有些胭脂的面龐,如今也是顯得剛毅了許多,一時間,讓屋里的人,看的有些不適應,
“給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請安,”
賈璉拱了拱手,行了禮,心底還有些焦急,這幾日,和王家大兄,幾次一塊去禁軍大營,求見叔父,誰曾想到,叔父大人竟然一直不肯見他們,如今城外出了大事,這些,可否給叔父,有個機會,
“你也別客氣了,賈璉,軍營的事,可處理好了。”
問的就是撫恤銀子的事,尤其是親兵后事,不可怠慢,
“老祖宗放心,一切都安排好了,只是這幾日,和王家大兄,前幾日想去禁軍大營見叔父,商量一些對策,可是叔父大人,一直不肯見我等,不知是何意思。”
既然自己想不明白,索性就問了老太太,卻不知這樣一說,屋里的人立刻噤了聲,尤其是王熙鳳,眼眸一眨,好似有些參與大事一般,賈母瞇著眼,王家那位舅爺,她也是留心打探,可是宮里面,始終沒有回話,這樣一來,那位舅爺,如何出得來,
“你啊,也別著急,宮里面沒出圣旨,他就不能出來,朝廷那邊,想來還有不少人參他,這些都是隱患,不如躲在禁軍大營里清凈,你只要把你帶的兵安撫好就成,聽說襄陽侯,任職京營監察使,京營那邊,還是要去去的,”
賈母說的并不快,在場的人都聽得清楚,這里面的事,她們不懂,但連在一起,也知道京營那邊,不比從前,賈璉神色有變,襄陽侯去了京營,那叔父如何,這京營的位子,難不成就沒了,這樣一想,臉色一白,
“京營那邊,老祖宗可有消息,叔父還能回去嗎?”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