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白衍沒有稟報,只有白氏稟報,恐怕這其中,不說釀成無比嚴重的后果,但至少王上信任白氏,應當在白衍之上。
書房內。
在白伯、白裕的注視下,白衍點點頭。
見狀,白伯與白裕皆是松口氣,說了就好,只要不與其他人說,王上知曉沒事。
在這件事情上,白伯與白裕都清楚,是白氏之過。
“那賢侄的意思是”
白巖看向白衍,疑惑的問道。
行商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白巖清楚,白衍的模樣應當不是特地責問。
“如今王上信任白衍,是因為白衍非是白氏族人,若在此時,白衍迎娶君竹,那在王上眼中,可就不一樣。”
白衍說道這里,看向白巖“白衍救過楊彥將軍,如今又為楊端和將軍求情,不日白平就要迎娶馮劫將軍的女兒馮卉。白、楊、馮皆有在朝官員,在外皆有執掌兵權的將軍,如此三個家族聯姻,本就引人矚目。”
白衍給白巖緩緩訴說著利弊。
“況且迎娶君竹,便要恢復鄒氏身份,那在白衍得罪如此多人之際,恐怕此舉對于白氏以及小子,都不利,不僅失去王上信任,更給樹敵借口,一直隱忍的昌平君也定會阻撓。”
白衍說道。
不過白衍也沒有把話說死,因為白衍清楚,今晚連白裕都下定決心,顯然白氏哪里已經不想再拖下去,擔心生變。
白衍說完后,看著面色思索、猶豫不定的白伯、白裕,甚至是白巖。
反正利弊已經說清楚,若是迎娶君竹過門而非入贅,那定然要暴露出鄒興的身份。
到時候不提曾經得罪過的那些朝中士族、權貴、以及在外的將領,就是朝堂內的昌平君羋啟,都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出手阻攔。
曾經昌平君要除掉他,是因為以為他白衍是白氏子弟。
如今一但知曉他不是白氏子弟,而是齊國鄒氏的子弟,是從齊國來到秦國的人。
昌平君自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白衍迎娶白君竹,成為白氏之人,更別說在為楊端和將軍求情后,白氏與楊氏的關系,中間人是他白衍。
昌平君看清楚這點后,定然會不惜動用各種手段阻撓。
以昌平君是嬴政舅舅,外加上楚系,以及秦國的宗親勢力,一起干擾。
到那時他白衍娶誰,白君竹嫁給誰,白氏都已經做不了主。
書房內。
白裕與白伯互相對視一眼,隨后看向白巖,此刻白巖的眉頭都緊鎖起來。
因為在聽完白衍的話后,白巖也意識到這件事情背后,恐怕會超出此前的預期,甚至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白氏都會再次陷入亂局。
原本白氏也考慮過昌平君的事情,對于昌平君,白氏也準備動用手段,在不傳開的情況下,讓昌平君意識到,白衍已經猜到上郡的事情,是他昌平君在背后做手腳。
如此一來。
同樣已經結仇,同樣是敵人,昌平君自然不會阻攔,畢竟已經與白衍結仇,若是白衍去迎娶其他將軍的女兒,不是白白給自己樹敵。
以白衍如今的身份地位,除白氏之外,白衍迎娶其他任何一名女子為妻,其背后的士族地位都絕對不低。
但千算萬算,沒想到白衍回到咸陽,就給楊端和老將軍求情。
楊端和乃是秦國老將軍,背后是整個楊氏家族,別看楊憲不如當初,但楊憲背后的人脈,從當初請那兩位先生在秦國為官就看得出。
有這個巨大的變數在。
昌平君羋啟,恐怕就不會在愿意看到白衍迎娶白君竹,畢竟比起白氏。
白衍加上楊氏,更恐怖。
“事情可以拖,但白氏需要保證”
白巖嘆息一聲,看向白衍“我需要你立誓,并且寫下書信,日后你恢復鄒姓之時,便是迎娶我長女君竹之日,鄒氏正妻除我長女之外,不能再是第二人。”
“可以”
白衍聽到白巖的話,沒有猶豫,十分爽快的點頭。
甚至白衍的爽快讓白裕都十分驚訝,畢竟白裕還擔心白衍還會猶豫。
不曾想。
白衍居然一點猶豫都沒有。
不過見狀,白裕還是十分開心,就連一旁的白伯都松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