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內。
在燭燈下的孇谷,雖然不是秦國官員,更沒有見過嬴政,但此番依舊不免有些羨慕。
“項氏、黃氏、以及楚國所有士族,乃至天下所有諸國士族,皆言嬴政殘暴不仁,怎么到你小子這里,吾就看不到半點”
孇谷搖搖頭。
一想到在天下士人眼里那個殘暴不仁、心狠手辣、狼心鷹目的那個秦王嬴政,再看著眼前這個小外甥手中的竹簡,孇谷有時候都無法理解,這是怎么回事,要知道連秦國朝堂的大臣,都曾經在私底下,說過嬴政不是一個仁慈的君王,但站在小外甥的角度,怕是天下諸君,皆不能及。
“這天下”
白衍看完竹簡,收起來后,放在桌子上,隨后看向小舅父,一字一句的說道。
“任何人都能言秦王嬴政殘暴,唯衍兒不能”
白衍臉頰上帶著絲許復雜的笑意,隨后目光逐漸變得堅定。
看著眼前的竹簡,從起初離齊赴秦,再到如今盡得官、爵之位,其中所有經歷,讓白衍最能體會,為何后世蒙恬在死前,明明清楚自身有能力反叛,卻寧身死,亦不反。
看看百越趙佗領兵在外,直接自立為王,蒙恬的做法,對比趙佗,在后世眼里,就顯得格外愚昧。
然而
白衍卻知道,這是什么滋味。
即使嬴政不在世上,但昔日與嬴政的君臣過往,依舊在腦海里,這份情誼,即使嬴政逝世,這份情誼依舊存在,蒙恬哪怕付出性命,也不去破壞這份恩情,更不想讓世人嘲笑嬴政看錯人。
身雖死,亦無悔
這是白衍當初來秦國前,聽外祖母談及那個那個人無怨無悔的時候,最不理解的話,也是來到秦國久了,經歷多一件件事情之后,最能理解的話。
“小舅父倒是愈發期待,能見到秦王一面了”
燭燈微微搖晃,孇谷安靜許久,看著自己的小外甥,感慨一句。
回想那日自己小外甥對嬴政的評價,孇谷滿腦子都是對嬴政的好奇,真希望能親眼見一見那個嬴政,到時候親眼看看嬴政長什么模樣。
感慨過后,孇谷目光看向小外甥。
“不提此事,今日小舅父過來,便是想要告知你,如今班定已經見到,三千鐵鷹銳士也快要抵達邊境,你小子還是先離開楚國才是,落日時,小舅父已經從屈氏那里得知,景騏、項燕、昭母尚等人,都諫言讓楚王派出使臣趕赴秦國,其目的,便是想讓秦國去攻打魏國。”
孇谷說到這里,眉頭微皺,其實若非有昌平君、昌文君在秦國,他不相信秦國會這般輕易放過這次機會。
一個人的話語有多重要,孇谷清楚,不提早些那些諸國君王,就是如今齊王,不也是如此,就連秦昭襄王不也是因為一人之言,最終失去奪下邯鄲的機會,死前最大的遺憾。
昌平君不在咸陽,但言語依舊很有分量,更別說還有在秦國朝堂,更有人脈、名譽的昌文君。
“故而明日小舅父便安排馬車送你小子先離開楚國”
孇谷對著白衍說道。
隨著孇谷的話音落下,白衍聽到景騏、項燕等人的打算,有些意外,思索一番,搖了搖頭。
“小舅父,此番衍兒前來壽春,機會只有這一次,若日后再來,風險倍增,遲早有一日,會有人懷疑小舅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