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奉聽到白衍的話,整個人都愣了一下,看向白衍,隨后拱手低頭,禮畢后便轉身離去。
營帳內。
白衍看著地圖,望著大梁過去的陶邑,從古至今,提及陶邑,幾乎世人腦海里,都有一句話諸侯四通,聚天下之財貨
這句話背后,是陶邑最為便利的位置、環境,自春秋時期起,陶邑西可通秦晉,南可下吳、越,東有齊燕。
這也導致這片沃土,哪怕曾經諸國的君王,都眼饞于這片疆域,五十年多前,諸國伐齊,秦得陶邑,秦相魏冉得之為封地,后信陵君竊符救趙,魏安厘王便趁機奪下陶邑。
“陶邑”
白衍看著陶邑,以及陶邑附近不下數十座大小城邑,里亭。
再往東,便是齊楚交界之地,齊國與楚國的疆域,皆在地圖之中。
看到哪里之時,白衍伸手在地圖上,順著魏國與齊國的疆域交界處,指著那些位置,想著齊國、楚國,接下來的舉動,還有一旦發兵,攻打楚地,會面對什么局面。
沒多久。
營帳便傳來刷刷的聲音,起初很小,不到幾息的功夫,就變得便越來越大。
營帳這時候打開,尸埕的身影急匆匆來到營帳內。
“白衍將軍,還請將軍立即命人去堵住鴻溝與燭河缺口,暴雨降至,若是再不堵住缺口,不日,大梁城內,便會死傷無數還望將軍念及城內百姓,放其一條生路”
尸埕哭喪著臉,來到營帳后,滿是急切的對著白衍拱手,開口請求道。
對比此前的態度,隨著燭河、鴻溝的大水去到大梁城,尸埕再無當初那一國丞相的樣子,此時的尸埕,不僅面色恍惚,一臉憔悴,舉止更像是一個老人。
白衍轉過身,看著尸埕。
“尸相安心,白衍已命人去添堵缺口”
白衍說道。
尸埕聽到白衍的話,有些詫異,但隨即整個人都松口氣,此時看著白衍,尸埕心中有些慶幸,幸好是白衍。
尸埕也清楚,若換做其他人,未必會考慮到大梁城內的百姓,從古至今,縱容士卒燒殺搶奪者,并不少見,甚至最嚴重的,當屬兩百多年前,在齊靈公時期,齊國臨淄便被晉國屠城。
眼下白衍能念及大梁城內的百姓,尸埕終是能安心下來。
“尸埕,多謝白將軍”
尸埕抬起手,對著白衍感激打禮道。
“尸相,且坐”
白衍倒是沒有在意尸埕的感激,而是給牤一個眼神,讓牤去帶些吃的過來,隨后對著尸埕做了一個手勢,請尸埕入座。
尸埕愣了愣,看了白衍一眼,最終想到白衍的話,還有如今大梁的情況,無奈的嘆息一聲,一步,一步的來到坐席上跪坐下來。
“白將軍不恨我”
尸埕褶皺的老臉上,雙眼露出愧疚之色,看向走來的白衍。
想到那日白衍至親大伯的模樣,尸埕清楚若非是他私自幫助,白衍的大伯根本不會落得如此下場,如今見到族人這般模樣,尸埕清楚白衍嘴上不說,但心中,定是十分怨恨他。
“皆因大伯心生貪念而起,若大伯不貪圖名譽,心生搶奪功勞之念,縱有尸相佩印、書信,亦是不會私下前往大梁。”
白衍從木架上,取下一卷竹簡,拿在手中,隨后緩緩來到尸埕木桌對面跪坐下來。
“可他仍舊是你血脈之親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