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亦有所耳聞,就是不知真假,若是真乃假鼎,白衍此番,怕是再難堵住悠悠眾人之口,居然膽敢用假鼎,冒充九州鼎。”
“如今,鼎即將送到咸陽,就是王上,都已經如此隆重,命吾等迎鼎祭天一事,若假鼎,不僅僅是王上之顏面,就是秦國,恐也要因白衍送假鼎,而被諸國恥笑。”
一個個幸災樂禍的官員,聚集在一起,小聲的議論道。
其他官員聞言,也都紛紛好奇起來,等詢問過后,得知原因,這才明白,為何李斯、尉繚等人,全都不在這里。
白衍送來的鼎,并非九州鼎,而是一個假鼎
得知這個消息后,越來越多的官員開始議論起來,而此前那些本就與白衍有過節的官員,也都紛紛對視一眼。
若真的是假鼎的話,今日過后,他們便要接連上書,讓嬴政下令,召回白衍,罷其官、降其爵,收回封地,貶為庶人。
即使白衍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但讓秦國丟盡顏面,讓嬴政為世人恥笑這一件事,就足以治白衍的罪。
白衍讓嬴政顏面盡失,他們不相信嬴政心中,真的一點都不怪罪白衍。
“假鼎”
白裕自然也聽到議論,見到一些官員不懷好意的眼神,白裕已經無暇理會。
見到不遠處贏侃急匆匆的走來,白裕想了想,連忙上前。
“贏侃大人”
白裕看著贏侃。
“白裕將軍”
贏侃滿臉慌張,看著白裕,又望向那些百官,以及隱約聽到的議論聲,贏侃已經猜測到,白裕要問什么。
“如今城內已經查出,有人在私下散播傳言,并且因為九鼎之事,其他諸國無數士人、商賈,紛紛聚集在咸陽,其中不乏一些見過九鼎之人。”
贏侃滿眼擔憂的看向白裕。
咸陽城內的風聲,贏侃自然也有所耳聞,得到王上命令后,贏侃也第一時間帶人去調查。
然而結果,卻讓贏侃滿是慌張。
種種跡象看來,白衍此番送來的鼎,恐怕真的有問題,不一定是九鼎。
“吾先去見王上”
贏侃看著白浴臉色恐慌的模樣,也清楚若真是假鼎,會有什么后果,有些話,眼下贏侃也不敢告知白裕,擔憂白裕沖動,只能輕聲說道,先行離開。
王宮大殿內。
隨著一堆東西散落地面的聲音,李斯、尉繚、昌文君、王綰等人,不由得全都看向大殿上暴怒的嬴政。
“假鼎”
嬴政起身,因為憤怒,臉頰滿是鐵青之色。
在得知白衍領兵,從楚將黃冶手中奪下彭城后,楚國細作也傳來消息,黃冶的確被怒火攻心,落下病疾,嬴政這才沒有懷疑,以為泗水當真是驚現九州鼎。
而為了迎回九鼎,在百官的諫言下,嬴政這段時日,可是耗費無數財力、精力,在咸陽城內內外外,全都做好準備,其目的便是要當著咸陽所有秦國百姓的面,以及在其他諸國之人的見證下,不僅要祭天,更是要在王宮這里,禱告上天。
把九鼎放在秦國王宮的大殿前,示意蒼天,示意天下。
秦承天命
不曾想,就在九鼎即將抵達咸陽之際,在這短短一日內,突然城內突然出現一些傳言,說白衍是用假鼎,送到咸陽,并非是真正的九州鼎。
“王上,此事過于蹊蹺,還請王上立即下令,取消祭天一事,命人將九鼎,直接送入王宮”
李斯這時候,站出來對著嬴政拱手說道。
雖然李斯與白衍的關系,并不是特別好,但此時,李斯無論如何,都要護住白衍,因為李斯已經得到消息,此行送鼎來咸陽的人之中,便有荀朔。
對于荀朔,李斯可十分熟悉,蒙學之時,李斯與韓非子,都十分喜歡恩師這個孫子,也知道恩師對其期望有多高。
后面奈何荀朔喜歡持劍游離天下,最終離開恩師,李斯再也沒有見過荀朔。
如今得知是荀朔護送鼎來咸陽,李斯無論如何,都不會讓荀朔出事。
“可如此一來,難堵士人之口,更何況,此時城內,全都是想要目睹九州鼎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