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誅心過后,想要讓那些楚軍降卒殺人,還需要一把利劍。
經歷過遺棄,對于楚軍降卒而言,僅有的牽掛,只剩下故鄉的父母妻兒,這便是一把利劍,一把足矣讓那些楚軍降卒親手拿起來,砍向楚人、楚軍的利劍。
“項燕,這把由楚人拿起來的劍,要遠比砍向楚軍的秦劍,更鋒利”
白衍目光看著峽谷內的楚軍。
三個時辰后。
隨著殺戮,楚軍潰敗的士卒越來越多,不僅僅是前后退路,面對秦國大軍的死死防守,就是山谷兩旁,鐵騎與邊騎上萬士卒,都還在不斷放箭射殺。
在這幾乎把秦軍所有箭矢消耗一空的情況下,別看楚軍有七萬多人,就是再多人,也經不起這般損耗。
項燕在城父一地,在極短的時間內擊潰秦軍二十萬士卒,雖說有準備好的無數投石車,這是白衍沒有的條件,但就地勢而言,白衍亦能利用巨石,甚至是滾雪,沖垮楚軍士卒的防御。
“將軍,楊彥將軍、宴茂將軍、昝壽將軍皆詢問,是否要留降卒”
一名鐵騎將士,急匆匆的來到白衍身后,拱手問道。
隨著將士的話,不管是在白衍身旁的章愍,還是其他將領,全都安靜下來,隨即看向白衍。
身為將軍、將領,他們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決定到底有多為難,而白衍這時候的一句話,便會決定數萬楚軍士卒的生死。
看著谷道內,無數楚軍士卒明顯已經潰敗,甚至很多邊緣的楚卒,都已經丟棄利劍、長戈,這時候的確要到白衍決定的時候。
殺還是不殺
不殺,楚軍雖然潰敗,但數量看起來至少還有三萬多人左右,這三萬人又要如何處理
隨著李信那里兵敗,他們被楚軍包圍在楚東,加之入冬,秦國那里的糧草,早已經斷掉,此前很多城邑的秦軍都已經沒有糧草補給,若非白衍、荀朔說服很多當地士族,他們秦軍將士怕都已經挨餓。
這時候那三萬多楚軍降卒,可是三萬多張嘴,每天都要吃,甚至處理不好,在囚徒營甚至還會出現變故,這可是三萬多人。
而若是殺了這三萬多楚國降卒的話,這就必須要白衍下令。
山谷上。
白衍穿著秦軍衣甲,目光望著遠處峽谷內,明顯已經潰敗的楚軍。
寒風蕭瑟,感覺風吹過之時,除去那刺骨的冷意外,白衍握著湛盧劍柄的手,也微微用力捏緊一些。
“殺了,一個不留”
白衍最終還是當著所有人的面,開口說出這句話。
殺降不詳
白衍自然知道這句話背后,是無數人用性命印證出來的道理,特別是曾經白衍用大伯的名諱,向鄒興發誓,有些事情真的無法解釋。
然而此時,看著山谷內,那不下三萬人的楚軍,白衍真的沒有辦法再做出其他選擇,別說這三萬楚軍士卒是景騏麾下的精銳,就是三萬百姓,白衍這時候都沒有能力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