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隧平野上。
楚國大軍嚴陣以待,成排成排的方陣,遠處望去,赫然有布滿平原以西的感覺。
而在無數楚國旗幟、密密麻麻的長戈之中,不僅僅有主將昌平君的戰車,在大軍后面,更有二十余輛投石機等大型器械。
“昌平君,秦軍來了”
屈異目光看著平原以東,浩浩蕩蕩的秦軍行進而來,轉頭看向昌平君說道。
昌平君根本不需要屈異提醒,站在戰車之上,目光早已經死死望著遠方走來的秦國大軍。
側頭看向一旁親信手中的精致木盒,昌平君回過頭,眼神望著那秦國大軍,表情再也抑制不住,露出猙獰的神態。
“白衍吾必殺之”
昌平君說話間,看著秦軍方向,腦海里浮現昔日白衍的面孔。
想到白衍,昌平君連呼吸都微微停頓,那咬牙切齒的模樣,眼中盡是怨恨。
“布陣”
沒有過多的猶豫,甚至連派遣信使的念頭都沒有,昌平君直接下令,準備布陣,與秦軍交戰。
此刻昌平君腦海里,或許只有報仇。
楚軍大軍中。
伴隨著昌平君的命令,剎那間,楚軍之中,鳴鼓聲驟然響起,無數身穿楚甲的傳令斥候,背著令旗,在一個個方陣之間,來往傳令。
屈異、晏諶、靳荔、黃瑕、項樂、項權等楚國將軍,騎著戰馬,望著遠方的秦國大軍,當發現秦國大軍的規模,的確有十三萬人時,腦海里都已經認定,那多出來的三萬人,必是白衍的虛假疑兵之舉。
也就是說,那秦軍之中,至少有三萬以上,都是白衍命人強召而來的百姓,甚至是奴隸。
想到這里,不管是屈異、晏諶、靳荔等人,還是項樂、項權,都已經在心中躍躍欲試,想著等會交戰,定要抓住機會,率領麾下楚軍,攻秦軍薄弱之處,從而擊潰秦軍,斬殺秦將白衍,一舉滅掉秦軍。
這也是昨日在決定交戰后,夜里昌平君在帥帳內,布好軍陣后,決定利用白衍的詭謀,從而反其道之舉。
只要擊潰那三萬假的秦卒,整個秦軍士氣定然潰敗,楚軍士氣定然大盛。
蒲隧平原上。
楚軍一個個方陣,整齊有規律的緩緩前后移動,一排排楚軍士卒,兩手舉著長戈、長弓,在將領的帶領下,來到軍陣指定的地方。
在楚國,楚軍士卒或許不像秦國士族那般連年征戰,但是在軍陣方面,一直攻城奪地的秦軍,反而不如楚卒那般有經驗。
蒲隧,三百年前,齊景公發兵攻打徐國,當齊軍抵達蒲隧平原,徐國派人求和,莒國、郯國、郜國也生怕齊國攻打,故而紛紛求和。
最終,齊、徐、郯、莒四國,便在蒲隧結盟,并且送上齊國甲父之鼎。
三百年后。
在這片蒲隧平原上,楚國超過十五萬大軍,與秦國十三萬大軍,皆在此地相會。
而這一次,再也不可能出現盟約。
隨著楚軍一個個方陣不斷移動,在平原以東的荒野上,秦國大軍之中,白衍騎著戰馬,帶著一眾秦國將軍,目光遙望著平原以西的楚國大軍,隨后勒住戰馬,停了下來。
在白衍以及一眾秦國將軍身后,浩浩蕩蕩的秦國大軍,猶如排山倒海一般,隨著白衍與眾多秦國將軍停下,剎那間,一個個秦軍方陣的秦軍士卒,也井然有序的停下來,隨即朝著左右散開。
論陣仗,白衍身旁所有秦國將軍、將領之中,恐怕也只有楊彥,能算得上是一個能領兵排陣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