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咸陽。
嬴政跪坐在木桌后,看著一卷卷從楚地送來的竹簡,與意料之中的一樣,比起曾經韓地多年動蕩不安,隨著疆域遼闊的楚國滅亡,在楚地,無數大小勢力,依舊在暗地中對抗著秦國。
不過一月,從一開始秦吏到任楚地后,被當地勢力殺死的情況,數不過來,如今楚地絕大部分地方,秦吏被殺死的事情,已經少之又少。
是當地局勢已經趨于平靜還是那些勢力都已經消失
可秦國朝堂,在這一個月內,根本沒有頒布過任何治理當地的詔令
嬴政放下竹簡,眼中浮現一抹擔憂,看著安靜的書房,腦海里不由得浮現白衍當初說過的那些話。
攻滅楚國易,治理楚地難。
“王上,此乃黔中郡守景祜呈送竹簡”
蒙毅穿著秦國官服,拿著一卷竹簡,呈交到嬴政面前。
嬴政聞言接過竹簡打開看起來,隨后眉頭微皺。
“蒙毅,汝以為,秦得天下,當行分封,或以郡縣”
嬴政問道。
看著黔中郡守景祜在竹簡內,言明楚地的隱患,以及當地勢力橫行,官員與秦吏害怕當地勢力,很多事情視作不見,秦國很多命令,以及秦律都無法普及,更令人害怕的是,就連稅收,也是當地勢力說了算。
不管是田稅還是人口稅,當地勢力都會在秦國的稅收基礎上,多收好幾成,甚至好幾倍,這就導致當地百姓的稅收,已經讓戰后的楚地百姓,無法承擔,甚至遠比楚國在時,更為無力,甚至是絕望。
而由于當地官員與秦吏的不作為,就導致當地的百姓,把所有怨恨都怪罪在秦國朝堂,憎恨秦國。
這就導致當地即便是郡級的官員親自帶人去調查時,當地所有楚地的百姓,都向著那些勢力,為那些勢力隱瞞,就連當地的官員與秦吏也是如此,害怕降罪,或者被當地勢力報復,故而與那些勢力同流合污。
而得到橫征賦稅后的錢財,掌控當地官吏,楚地隱藏的勢力,不斷在壯大,在這短短一段時間內,其勢,已經在當地根深蒂固,甚至遠超那些遷徙齊國的舊族。
“回王上,毅以為,當行分封行周制,封分宗室,由宗室親自領兵抵達各地,天下方能安定若是郡縣,各地皆有賊患”
蒙毅看著嬴政,想了想,輕聲低頭說道。
在蒙毅眼里,縱觀如今天下局勢,若只有秦國一個朝堂,由咸陽這一個地方管理天下,管理曾經韓、趙、魏、楚、燕等地的所有事情,實在太過艱難。
畢竟當初是多個朝堂,方才能管理住的疆域,如今全部由秦國獨自統轄,這也太令人難以置信。
至少蒙毅無法想象,天下只有一個朝堂管理,便能有條不紊的場景。
更何況,蒙毅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嬴政,有些話不敢說,例如,當初周武王得盡天下人心,都做不到統領天下疆域,故而分封給各大諸侯統領,由諸侯為周朝統領,而眼下,秦國得到的疆域,要遠比周武王時期要大得多,并且更重要的是,如今秦國,可沒有周朝建立時那般,得到天下的認同。
書房內。
嬴政聽著蒙毅的話,面色并沒有太多驚訝,只是沉默下來,再次看向竹簡。
分封
短短兩個字背后,有太多太多的牽連,秦國與其他諸侯國不同,作為軍功世家最多的國家,嬴政清楚,一旦選擇分封,那么除去贏氏宗親外,軍功氏族也定然要在其中,就如同周朝之時。
想到這里,嬴政已經意識到,在這景祜竹簡之內,不僅僅是景祜借楚地一事,提及分封一事,背后更是有楚系、宗親、軍功士族在其中。
“整個秦國朝堂,是否所有人,都是在盼著分封”
嬴政心中想道。
兩息后,把竹簡放置在一旁,楚地那里的事情嬴政已經意識到,真正的問題不是那些勢力,而在秦國朝堂背后,那些都在等著分封之人,想要徹底解決楚地的動亂,前提定是先決定,是分封還是郡縣。
“蒙毅,去告知常奉與少府,若是齊國傳來消息,齊王愿意歸降,寡人便要帶著秦國的文武百官,立即動身,前往泰山封禪”
嬴政轉頭對著蒙毅囑咐道。
齊國歸降,嬴政必須要前往泰山一趟,不僅僅是因為祭祀封禪,昭告天下,歌頌秦國功德,也是想要把這個問題,帶去稷下學宮,也把朝中的文武大臣,帶離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