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恢的主力部隊也不怎么好,他們雖然沒有遇到匈奴主力,但在匈奴人的輕騎沖鋒下,亂了陣腳。
不過索性王恢在東南打過規模過十萬的大仗,很快就穩定住了人心。
但王恢屬實有些霉運,那邊李廣大敗匈奴伊稚斜單于后,伊稚斜單于便帶著主力部隊逃潰,好巧不巧的在沙漠中遇到了王恢的主力部隊。
于是雙方再次展開一場艱難惡戰,王恢沒有李廣那么強的領導指揮能力,這場雙方交戰,王恢吃了虧,損失了五六千兵力,被匈奴人在沙漠中追著打。
好在公孫敖的后方部隊趕到,成功營救了王恢的主力兵力,這場戰斗才算結束。
這并不是漢武帝希望看到的局面,在出征之前,漢武帝認為大漢的軍隊應當能將伊稚斜單于的匈奴騎兵按在地上摩擦,可這場仗打的卻格外艱難。
而這,還是匈奴伊稚斜單于在武威郡付出了接近五萬人的代價之后,若他還擁有那五萬人,戰場態勢會變成什么樣子,無人預料到。
公孫敖有些擔心,盡管衛寧已經放出武威的五百匈奴騎兵去散播謠言,匈奴人依舊沒有亂了陣腳。
他不得不承認伊稚斜單于是個強大的對手,對整理肅清軍隊的能力十分卓越,如此才讓匈奴的戰斗力沒有受到謠言的絲毫影響力。
玉門關外的輜重兵細作成功找到了公孫敖和王恢部隊,傳來了一則不好的消息。
李廣的大軍在沙漠失去了聯系,這讓公孫敖和王恢氣急敗壞起來。
雖然他們并不怎么喜歡李廣,可李廣帶出去五萬多人啊這一批軍隊士卒若是出事,李廣死都沒關系,這么多大漢兒郎都是大漢的精銳,若是不明不白的死了,大漢的軍事戰斗力將會下降很大一個檔次。
如今公孫敖和王恢雖然沒有慘敗,但對付匈奴人伊稚斜單于顯然還是有點吃力,這場戰爭打的一地雞毛。
公孫敖和王恢不得不傳信去長安稟明消息。
至于霍去病,自從出了玉門關一直處于失聯的狀態,他打仗就這樣,大家見怪不怪,也沒多去管。
武威郡,衛寧正在治理武威郡戰后百姓,發放食物,安頓住宅,修建房屋,撥糧賑災等等。
今日一早,衛寧也收到了李廣在沙漠丟失的消息,只是知曉李廣打了一場勝仗,而后便乘勝追擊,旋即失去聯系。
衛寧看到這封塘報的時候,臉上浮出一抹慍怒。
難怪你李廣不能封侯,輕敵冒失,好大喜功,戰場的大忌全部被你占完了
你這是拿著五萬人的命去博一個侯啊
他李廣帶出去的可都是大漢精銳,獨一檔的精銳,全部都是騎兵
王恢和公孫敖還有一部分步兵存在,可李廣帶出去的全部都是輕騎兵,這是大漢的底牌,陛下把底牌都給伱了,你打贏了一場仗就來個大的
不過氣歸氣,衛寧也不能做什么,這不屬于他的任務范疇之內,他只能期望公孫敖和王恢的兵力能成功找到李廣。
可接下來王恢那邊的消息又傳了出來,噩耗連連,王恢的主力遇到伊稚斜單于打了敗仗,損失了五千多兵力,要不是公孫敖及時趕到,恐怕王恢的兵力損失更加嚴重。
王恢在東南打仗還行,東南戰場和漠北不同,到了漠北他的劣勢全部體現出來。
他沒有能力去領導騎步兵,熟悉海戰和陸地叢林戰后,想要打沙漠追擊戰,他能力夠不到。
衛寧毫不否認漢武帝下了一盤臭棋,為了防范舅舅權力過大,把大漢最強的統帥給壓到長安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