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寧徑直回到了未央宮,找到漢武帝,告訴他自己希望用賈讓治理黃河水患。
漢武帝自然沒有反對意見,他問衛寧道“這個人值得用”
衛寧重重的點頭“值得”
漢武帝沉思了一會兒,道“會有人反對你,想好怎么反駁。”
“啊”
漢武帝瞇著眼道“啊什么啊治理黃河又不是皇醫署,皇醫署說白了和太學并無二樣,百官能接受你私自授予皇醫署的官職。”
“但治理黃河是實打實的政績官,之前你改革了三省六部制,所有官吏都需要三省審核才能正式授予。”
“那三省不又是根據科舉制來錄取官員的嗎一切都要合乎章程,此前伱說三公九卿的官職類似于天子的家奴,有局限性。”
“現在你想隨便授官,朕就算同意你,你也得說服三省的長官才行。”
衛寧這下尷尬了,自己定下的制度把自己給掣肘了,他幸好在賈讓那邊沒說什么大話,不然會更尷尬。
漢武帝說的不錯,現在天子都無權隨便授予官職了,國家所有制度都從先前的濫觴無序變成了一切按規章制度辦事。
其實漢武帝心中并未生氣,雖然三省在明面上瓜分了屬于他的權力,但換一個角度去想,他可以做出各種明智的決策,未來的后代呢
給大漢定好一條框架,讓群臣群策群力的去幫助天子出謀劃策沒什么不好。
漢武帝笑著道“朕給你召三高官官,你自己去和他們說。”
衛寧哦了一聲,道“好”
漢武帝揮手對內宦道“去,找三高官官和六部部堂來大殿朝會。”
“喏”
未己,三省六部的長官齊聚麒麟殿進謁漢武帝。
漢武帝揮手,指著衛寧道“今天他主持會議。”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衛寧沉思片刻,開口道“近日工部在組織興修南方水利,此惠明之舉當勉勵。”
工部尚書路充國出列感激一番衛寧。
話題切入之后,衛寧開門見山道“然黃河之水泛濫,自古以來便是歷朝歷代心頭之大患,兩岸百姓苦黃河久矣。”
“工部人力匱乏,治理黃河難度很大,顧孤特在民間招攬一名人才輔助工部,諸卿以為如何”
衛寧說話很有水平,他沒說你工部治理黃河并不精通,給足了工部的面子,這話說出來便讓人如沐春風,也是衛寧高情商的體現,漢武帝在一旁暗暗點頭。
這小子現在說話的水平越來越高了,之前飽受詬病的說話直接,現在也改了好多,如此年紀能做到如此,實在難能可貴啊
最恐怖的是,衛寧還年輕,還有無限的成長空間。
三省六部都以為衛寧是找了一名人才輔佐工部官員來治理黃河,自然沒有太多反對意見。
不過當衛寧說要給賈讓直接封官的時候,三高官官開始反對了。
“殿下,人無規矩不成方圓,國無規矩則會失去威嚴。”
“大漢的每一個官吏都需科考而定,若殿下私下授官,那科舉制豈非名存實亡”
“如此科舉還有什么意義,依舊以察舉制度為主便是,吾等何須如此勞心勞力的厘定科舉取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