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柏范鄭重其事地點頭,應答著退下了,李絳遷這才轉身落座,將擺放在案上的玉簡一一看了,等了一陣,見著李遂還從山間上來,笑道:
“倒是麻煩遂還來回折騰。”
這位好侄子搖頭行禮,答道:
“叔父言重!”
李絳遷也不多說,將那陣基的圖送過去,問道:
“需多久?有多少麻煩?可有什么靈資上的缺口?”
李遂還接過這厚厚的宗卷,認認真真地讀罷,答道:
“稟真人,靈資不足為慮,以我家的儲備,打造這陣基頂多用去十之二三,再者,如今江淮新復,偌大的地界里只有我家的坊市和靈田最為完整,北邊和東邊都要過來籌糧,如今一年的收入是往日的三番,在江淮的幾家恢復元氣前…足夠我家吃個飽。”
“至于此陣…有十二道陣基,六道在漠里,這個好應付,只有另有六道在西屏,要打進山里…若是侄兒親自操辦此事,恐怕需三至五年。”
這速度已經極為恐怖,李氏是出了名的低修多,在這種事上極有優勢,當年的廣谷玄釘打造速度就堪稱驚人,若是換了別家,沒有個十幾年是拿不下來的。
可李絳遷并不滿意:
“太慢了。”
見這位真人皺眉搖頭,李遂還頓了頓,看出他的意思,道:
“侄兒是考慮如今江淮一片廢墟,各類靈資價格虛高…倘若不計較這一分成本,可以縮短些時日,若是叔父要更快…讓各峰停下來,練氣也翻過山,興許可以壓在兩年內…只是…”
李遂還鄭重地道:
“勞民傷財。”
李絳遷終于有幾分滿意,挑眉道:
“勞民倒也無妨,往下多補貼些資糧、多提拔些人即可,只要補償足夠多,歸根到底都是錢財的事情,這傷財…需要多少花費?”
眼前的少年明白他的意思,掐指一算,答道:
“按著叔父這法子,恐怕要攀升到十之三四左右。”
畢竟往后還有個更加麻煩的立秘境,能節約一分都是好事,李絳遷皺了皺眉,喃喃道:
“果然消耗甚巨…”
見他思慮,李遂還低聲道:
“我家的人是夠多的,少的是修行百藝的中堅力量,好在遂寧陣道驚人,如有他坐鎮,再能有十個、二十個甚至更多的陣法人才,他再居中指揮,應該大有成效。”
“李遂寧。”
李絳遷這才記起這個名字,隱約有些印象,點點頭,道:
“我是聽說他陣道天賦驚人,當年還驚動太叔公,既然如此,我順勢向紫煙幾門借些人來…”
他頓了頓,幽幽地道:
“能省一分當然好,省不下也罷,我不管是不是勞命傷財,無論如何,一定要在兩年內把陣基立好……如若不能,就不是勞命傷財的事了!”
紫府大陣自然是防衛仇敵,不必多說,李遂還已經心中有數,萬分嚴肅地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