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闕宛的答案脫口而出,可不過是轉瞬之間又皺了皺眉,道:
“可我有一事不解,陳老真人的陳…是豫陽陳氏,雖然說有些傳聞道統上有些相近…府水亦才是陳氏大道…可終究沒有確鑿的證據。”
李絳遷一言不發,反手取出海內外的地圖來,細細檢閱,眼中的思慮越發濃重,幽幽地道:
“不止,這氏族雖然說跟陵峪門毫無干系,但要我看來,不過是恐懼因果,又一個檀山李氏罷了。”
李闕宛皺眉:
“何以見得?”
這位兄長踱步,眼中漸漸有了明悟之色,沉聲道:
“因為大宋。”
“當年江南的格局看似是自然而成,要說楊氏沒有施展什么手段,那也絕對不可能,陰司既然想走真炁之路,今天的謀劃亦非是一年一月。”
他眼神銳利,正色道:
“你可記得寧國是怎么建立的?”
李闕宛凝神:
“真炁…宛陵仙宗…”
她明白兄長要說的絕對不是這兩個人盡皆知的東西,稍稍一頓,道:
“世家?”
“不錯。”
李絳遷輕聲道:
“大寧明面上是諸世家共舉的結果,當年寧國的顯赫世家無非那幾門,以李、江為首,佐以司馬、陳、蘇、郗,次一些的還有蕭、阮、全…林林總總…你看看這前幾個姓氏,除了個帝族江氏,如今幾乎都有真人或者宗族!而即便某些姓氏只有零星幾個人物幸存,如今也大多在朝中擔任官職…你可記得海外那位太叔公的弟子全玉緞?連他都早早得了一塊封地。”
“寧國有的真炁舊臣,新朝也要有,大寧的世家,大人們暗地里一個個都在保,所以長懷山才會養出這九姓來,這其中絕對有血脈,越國可能本來也打著這主意,被太陽道統打亂了計劃而已…”
“可楊氏在其中的安排同樣不少,司馬家不必說,純一說我李氏也有寧李骨血,蘇氏則被吳國奪了去…如果當年戊竹、鴻雪幾個仙門沒有被瓜分,說不定如今還有更多…”
他神色凝重,道:
“我本來還沒有什么察覺,可如今從誠鉛那里暗暗得知大宋要奪“過嶺峰”,要建一個所謂的都護,總不可能對近海完全不貪圖,純一道在眼皮子底下,還能舍了祖宗基業,舉門搬遷不成?所謂“過嶺峰”,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將圖郗氏耳!”
李闕宛低聲道:
“而陳氏…也要是先時的陳氏?”
李絳遷微微點頭,李闕宛便默默吸了口氣,道:
“既然如此…蕭氏從江南抽身…豈不是弄險之舉?蕭老真人是如何做到的!”
李絳遷神色凝重,緩緩搖頭。
蕭初庭曾經是李氏重要的靠山,一紙婚約對早年的李氏大有幫助,乃至于如今的季脈都含有蕭家的骨血…而他的手段,哪怕是李闕宛、李絳遷這樣完全沒有見過他的后輩都有所耳聞,頗為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