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庸目送客機消失在云際。
然后,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開始打電話。
首先打給李伯齊。
這種事,當然是要先問李伯齊的意見。
重慶那邊,電話也是剛剛接通的。因為是長途。鋪設費用高。所以,還得特務處自己掏錢。
幸好,張庸有錢。直接一萬大洋砸下去,順利開通長途電話。
若非如此,只能發電報。語焉不詳。
很快找到李伯齊。
“組長,是我。”
“你又要調我去哪里”
“委座在西北出車禍了。你知道嗎”
“聽說了。處座還受傷了。被車子壓在下面。可能要將養一兩個月的。”
“啊翻車了”
“具體情況不明。搞不好很多人要倒霉。”
“那”
張庸暗叫慶幸。
幸好自己沒有被叫去。否則,呵呵。
林主任也是幸運兒。沒有去。所以沒有受驚嚇。但是,好像也沒功勞
現在是最合適表忠心的時候啊
好像處座這樣,不小心被壓到腿,也算是光榮負傷。從此以后,在老蔣心目中,也算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了。因此,戴老板是因禍得福啊
年底的時候,戴老板再加一把勁,那就是妥妥的絕對心腹了。
“你想去西北”
“不。”
張庸急忙搖頭。
去西北做什么
表忠心
是擔心49年上不了戰犯名單
汗
“那就管好你的嘴。不要亂說。這是忌諱。懂不懂”
“是。”
“金陵那邊不太平。自己小心。”
“是。”
“掛了。”
李伯齊說掛就掛。
張庸
金陵不太平
伱倒是說哪里不太平啊
一個個都在打啞謎。好像要天塌下來似的。
算了。還是繼續開飛機吧
外面的世界,隨便怎么變。
然而,短時間想要上天是不可能的。
雖然雙翼機相對安全。但是,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上去的。
必須在地面上反復的模擬,做到爛熟于心,才可以真的上天。即使他是張庸,也不可能放松太多。
畢竟,在地面上,出事還有自救的可能。到了天上,完全靠自己。
高遠航和陳善本當然不希望張庸出事。
一天
兩天
委座和夫人沒有回來。
三天
四天
依然沒有回來。
張庸倒是開始嘗試第一次升空。
基礎練習做的不錯。于是,陳善本開始指導張庸練習起飛。
首先學會起飛和降落。
起飛以后,就在金陵的上空盤旋。然后降落。
“聽我口令。”
“加油。”
陳善本大聲下令。
張庸于是將油門加到最大。推背感襲來。
雖然是雙翼機,起飛的速度,也有那么一百公里左右。有非常清晰的推背感。
但是不存在什么過載的說法。因為是雙翼機。加速度最多兩三個g。甚至可能還沒有。一般人都能承受。無需太專業的訓練。
這也是二戰時期,培訓飛行員速度比較快,成本也比較低的基本原因。
飛行員的裝備,基本就是一件飛行夾克。
主要功能就是保暖。
到噴氣式飛機時代,就完全不同了。
動不動就是幾個g的過載。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住。
需要專業的輔助設備。飛行服必須是特制的。不能單純是保暖那么簡單。
螺旋槳飛機,速度也沒那么快,也不可能做出非常劇烈的動作。否則,會當場解體的。翻滾什么的,已經是極限。
哪像后世的戰斗機,動不動就是普加喬夫眼鏡蛇動作。分分鐘要人命。
在這個年代,就一個單純的俯沖轟炸,能掌握其中精髓,能做到50以上的命中率,就已經是精英飛行員。
如果能掌握大回旋,剪刀飛行,能夠咬住敵人戰斗機的尾巴開火,就是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