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為了圍困樊城、襄陽、手中已經沒有太多機動兵力。
而徐晃率數萬兵卒據城以守,縱算我軍再過驍勇,一時間也拿其無法。”
在徐晃率部到達樊城外后,就猶如一顆釘子一般扎在樊城之外。
似這樣的心腹大患,關羽早想將其除去,但正如趙累所說的那般,如今漢軍,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趙累是關羽心腹,他對糜旸所說的話,乃是日前關羽與其商議軍情所說的,
正因為有座偃城作依托,關羽才不容易擊潰徐晃。
趙累所說的這些,身為穿越者的糜旸自然知曉,但身為穿越者的糜旸,知道的卻比趙累更多。
糜旸對趙累一拜道,“吾軍所慮者,無非是徐晃有堅城依托,但若是旸有一計,可使得那徐公明主動出擊我軍呢”
糜旸的話語讓帳內諸人皆眼睛一亮。
糜旸并沒有賣關子,他言道,“如今我軍已經得知孫權與魏王勾結,意欲奇襲我荊州。”
“魏王之所以與孫權勾結,為的便是讓我軍在后方有難的情況主動退兵,好以此解襄樊之圍。”
“徐晃連日來之所以按兵不動,為的就是等此時機。”
“如今魏王與孫權皆以為我軍不知曉此事,他們二人皆以為此事,是他們能夠擊潰我軍的最大憑仗。”
“既然如此,我軍可以親手將他們所自認為的最大憑仗,給直接給暴露在兩軍面前,扼殺在萌芽之中。”
“我軍可寫信用箭射入樊城及徐晃營中。”
“信中內容為魏王與孫權密謀一事,諸君且想,當此信為曹仁與徐晃所得到后,他們會怎么想”
“自己心中最大的擊潰我軍的憑仗,卻被我軍所知,并且毫不忌諱得給展示給他們看,
他們只會以為我軍早有防備,一切皆在將軍的計劃之中。
甚至會以為孫權乃是假意與魏王聯和,實際上便是趁機迷惑魏王,
哄騙魏王調遣合肥駐軍支援曹仁,然后他好奪取合肥”
“而孫權在得知此事后,他會以為這件事是誰泄露的當然是魏王無疑。”
“如此一來,可使孫權與魏王二人相互猜忌,無法齊心合力對抗我軍。”
“我軍所懼者,只是魏王與孫權二人合力,我軍進退兩難。
但只憑此一計,魏王與孫權皆是多疑之輩,勢必會因為我軍此舉,導致聯盟形同虛設。”
“樊城中的魏軍得信后,也會覺得大勢已去,士氣會一發不可收的低迷。”
“而徐晃在得知此信內容后,在知道我軍對孫權已經有所防備后,肯定不會再虛耗時光,他定會主動出擊。”
“因為在等下去,士氣低迷的樊城,根本就再也守不住了。”
“若因為他的按兵不動,導致樊城丟失,曹仁被擒,徐晃定是死罪,這種罪責,他擔不起”
在糜旸說完后,帳內諸人皆被糜旸的這個計策所震驚到,而隨后帳內就爆發出了一陣響亮的笑聲,
“好計策呀,好計策呀”
立于上首的關羽,撫掌大笑不已。
“先是喪敵之心,再是亂敵之盟,最后迫敵以出,”
“不料子晟有此良策也。”
“一計三成,子晟國之智士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