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旸在向沙摩柯致歉之后,他當下又對沙摩柯言道,“吾此番前來雖帶有物資,但于甲胄一項上并未帶夠,還請蠻王與我入城一同取甲。”
糜旸在之前是真的沒想到,五溪蠻的披甲率這么低。
所以他這次帶出城的軍械中的甲胄,若放在五千人身上,那是大大不足的。
隨后糜旸又對沙摩柯言道,“觀蠻王族人皆已疲累不堪,吾此番外出已然帶足糧食。”
“蠻王可隨我入城取甲,而蠻王族人不如就暫且先安頓在城外軍營中,開鍋造飯,好生休養。”
糜旸邀請沙摩柯入城,一是為了讓蠻王沙摩柯隨他共同入城取甲,二主要是為了在城中設宴款待其。
本來糜旸是想著,與沙摩柯一同在公安城外宴飲一番的。
正如當初劉備入蜀時,劉璋對其的那般。
將來傳到后世,沒準此舉還會是一樁佳話呢。
但問題是如今城外天寒地凍的,糜旸無奈之下只能打消了這個想法。
糜旸之前就有設想過當五溪蠻的援軍到來后,該如何安排。
最后他還是覺得,于禁所提的犄角之計頗有可取之處。
故而他提早命人在城外建造了一座可容納萬人的軍營,以便五溪蠻大軍到來后可有地方駐守。
見糜旸時刻為自己的族人著想,沙摩柯心中又是一股感動。
聽到糜旸的這個建議,被糜旸數次舉動所感動的沙摩柯不疑有他,當即爽快的同意了糜旸。
只是沙摩柯對糜旸言道,“不瞞主簿,吾之兒郎素來驕橫,平素里只有某才指揮的動。
不如先讓某帶領吾數千兒郎,前往軍營之中安頓好,而后吾再隨主簿一同入城,這樣可好”
對于沙摩柯的這個提議,糜旸亦不疑有他。
世上重義真誠之人,友情總是來得這么簡單。
隨后雙方的隊伍,就在糜旸與沙摩柯各自的帶領下,朝著公安城外的軍營進發。
而當沙摩柯率領麾下蠻兵進入軍營中后,糜旸當即也命麾下士卒將一車車物資拉入軍營中。
糜旸此番所帶出的物資中,軍械只是少數,糧食占了大部分。
當那五千蠻兵見到數不勝數的糧食運到他們身前時,他們都開心的手舞足蹈起來。
其實這五千蠻兵自小到大都是窮苦之輩,而相比于身體上的寒冷,他們更無法忍受肚里的饑餓。
之前五溪蠻多次襲擊武陵郡縣,也大多是為了搶奪糧食過冬。
現在他們看到糜旸非常大方的,拿出如此多的糧草贈予他們時,餓了許多天的他們,內心的興奮感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而因為糜旸大方的此舉,也讓這五千蠻兵對糜旸感激了起來。
五溪蠻性格大多直來直往,誰對他們好,他們也會對誰好。
看著自己族人歡呼雀躍的樣子,一直擔心族人生計的蠻王沙摩柯,心里也浮現了對糜旸的感激之情。
蠻王沙摩柯在將族人安排好后,正要出營隨糜旸入城,但族內的一位長老卻攔住了他。
這位長老用著五溪蠻語對沙摩柯言道,“漢人多詭詐之輩,大王不可輕信呀。”
“若是漢人在大王入城之后,緊閉城門,于宴席之上偷襲大王,那大王就危險了”
這位長老資歷深厚,乃是上代五溪蠻王時期就存在的老人。
他年輕時曾跟上代五溪蠻王劫掠過不少郡縣,與漢人有仇的他,心中本能的對一切漢人抱有敵意。
而沙摩柯在聽到這位族老這么說之后,他氣得臉上的毛發大張。
而后他伸出碩大的手臂,將眼前這位他平時多為倚重的族老,當做小雞般給舉到了高空。
沙摩柯用著危險的眼神打量著這位五溪族老,他對這位族老怒斥道,
“鹿與一般漢人不同,今日他如何待本王,如何對待本王之族人,本王皆看的清楚。。”
“面對朋友,本王當誓死協助,又怎能懷疑”
“你若再胡言亂語,本王就將你剁碎了,扔進雄溪中獻祭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