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孫權如此說,下方諸將還以為孫權要開始論罪了。
畢竟江東取得了那等大敗,主將呂蒙難辭其咎,而他們這些在場的將校,也每個人俱有責任在身。
但就在江東諸將以為孫權要治罪的時候,他開口說道,“之前所敗,實乃糜賊狡詐,非爾等之過。”
“而公覆、公奕、幼平三將為國殺敵,最后為國捐軀,更是無罪,反而有功,不得不賞。”
“公覆追封武鋒將軍,賞封關內侯,賜千金,因其身死,由其子黃柄襲爵。”
“公奕追封武毅將軍,賞封宣城侯,因其身死,由其子蔣壹襲爵。”
在考慮對蔣欽的封賞之后,孫權想起了蔣欽為人節儉不貪財這事。
于是他又言道,“孤曾入公奕后室,見其母疏帳縹被,妻妾布裙。公奕能大貴卻是節約之輩。
雖然節約是公奕之美德,然其如今為國身死,孤不能讓如此忠臣之家卷窮困。
即敕御府為公奕母作錦被,改易帷帳,其妻妾衣服悉換錦繡。”
“令再賜蕪湖民二百戶、田二百頃,給欽妻子。”
“至于幼平。”
想起這個他的救命恩人,孫權的語氣一時有些哽咽。
在這三人中,他與周泰的感情最深,周泰一身十數道刀疤,盡是當初在宣城時救他而留下。
“幼平追封武威將軍,因其身死,其子周邵襲爵陵陽侯,并封騎都尉,統領幼平生前所有兵馬。”
周泰與黃蓋和蔣欽不同,他在生前就已經封侯。
但頓了頓,孫權又言道,“幼平對孤有救命之恩,今其又為國捐軀,因功封其仲子周承為都亭侯,賜兵一千。”
在孫權對三員大將封賞完后,場下諸將臉上諸將都浮現了驚訝之色。
孫權對黃蓋的封賞已經很豐厚了。
封侯拜將是當世多少男兒的一生理想,因為黃蓋的功勞,他的兒子不立任何功勞就可以承襲侯爵。
至于蔣欽與周泰更不用說了。
蔣欽不僅兒子封侯,孫權還很體貼的怕他家人財貨不足,生活困苦,又對其家人賞賜綾羅綢緞,又賜民田給其家人。
周泰則是做到了,如今江東絕無僅有的一門雙侯。
如此豐厚的獎賞令場下的江東諸將,在驚訝之后,心中都起來了別樣的心情。
孫權對于敗軍之將不僅不罰,反而因為黃蓋三將為國而死的舉動,對他們大肆封賞。
這令場下諸將心中安定的同時,心中也大受激勵。
看著場下諸將臉上的不安已經徹底消失不見,并且往日之中的那副意氣又漸漸浮現,孫權的嘴角露出了些許笑意。
孫權就是在用事實告訴場下諸將,黃蓋三將能得到的,只要他們能好好為他效力,他們也能得到。
孫權故意在帳外,眾人之前對黃蓋三將封賞,他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場下諸將心安,他要的是提振他們的士氣。
而等今日他的封賞傳開后,想來江東數萬大軍的士氣也會得到一定的提升。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這就是孫權諸多御下手段其中之一。
能憑借著不佳的武略,在亂世中保守江東不失,孫權自然有過人之處。
而就在孫權通過封賞陣亡的黃蓋三將,來激賞起江東大軍的士氣時,這時卻有士卒來報,說是公安城外有降卒歸來。
而且這名降卒,還帶來了糜旸給呂蒙的一封信。
本來孫權已經令場下諸將的士氣開始回升,但當聽到城中的糜賊有信給呂蒙時,場下諸將的臉上又都浮現了驚疑之色。
這糜賊,又搞什么鬼
回想當初,他們第一次與糜賊交鋒落敗,就是因為孫桓。
孫桓就是收到了糜旸的一封信后,才一步步被糜旸所算計的。
這糜賊如今又送信,想來肯定是不懷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