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之外,望著漸漸遠離的劉備,直至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中,諸葛亮才戀戀不舍地收回了目光。
在劉備及其的數千親軍消失在地平線中之后,諸葛亮回轉身體看向身后的百余位成都臣子。
他朗聲道“今大王調集大軍入荊護衛國土,益州兵力空虛。”
“兵力空虛之下,難免就會有宵小作祟。”
“亮身負大王留守重任,還希望諸卿能與亮同心同德,一同為大王守好益州。”
“以待大王凱旋之日。”
在諸葛亮說完這一番話后,在場的百位成都臣子紛紛對著諸葛亮一拜,口中齊呼“唯。”
在場的百余位成都臣子,因為本土地域的優勢,益州本地士族占了一大半。
盡管在之前蜀科的頒布下,在場的大多益州世家豪族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損傷,令他們心中頗有怨氣。
但是,他們看了眼他們身前,身如松柏般挺立的諸葛亮,心中的某些心思也就暫時放下了。
世人皆知漢中之戰法正奇謀第一,他在定軍山上那一句“可擊矣”令曹操遭受了莫大的傷害。
但當時若無諸葛亮在成都運籌帷幄,安撫人心,彈壓不臣,為漢中前線源源不斷地輸送兵力、糧草。
在漢中的劉備與法正,根本等不到機會說出那一句“可擊矣”。
諸葛亮能夠憑借一人之力,為劉備穩住益州這個大后方,靠的可不全是他那淵渟岳峙的德行。
龍臥蜀中,不可妄動。
而在說完這番話后,諸葛亮命在場的百位益州之臣,先回城中辦公不要耽誤政事。
在諸葛亮的命令之下,很快之后,場中的百位益州臣子紛紛離去。
在成都城外,這時只剩下了諸葛亮與另外一人。
這陪侍在諸葛亮身邊的一人,名馬謖,字幼常。
馬謖,襄陽宜城人,是當今深受劉備器重的侍中馬良的弟弟。
其當初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入蜀,在劉備平定益州之后,令他擔任了成都縣令。
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因為這點,諸葛亮往日對其頗多另眼相看,每次接見他,都會從白天談到黑夜。
馬謖在見諸臣皆已離去后,他對著諸葛亮一拜而后道,“依將軍之見,大王此次出征荊州,能得勝而歸乎”
馬謖問的這個話,正是當今益州中每位臣子心中的疑問。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消息已經傳到成都城中。
最近成都中收到的軍情便是,曹操親率十萬大軍兵壓襄陽,呂蒙亦率十萬大軍包圍公安。
就是在得到這個消息后,劉備才愈發心中焦慮,還沒等諸葛亮完全召集好蜀中兵馬,就打算提前出征。
而在這個軍情在成都城中傳開后,面對當世兩大諸侯合力,齊聚二十萬大軍包圍荊州的危機情勢之下,成都中一瞬間人心惶惶。
很多人都被曹操與孫權的軍力所懾,認為劉備此番率軍去荊州救援,并沒有多大取勝的把握。
要不是之前劉備摔玉璧以證心志,那些益州的名士,恐怕又會跳出來懇諫劉備放棄荊州了。
如今就算不僅是那些益州籍貫的大臣,心中有所疑慮,就連劉備倚為臂膀的荊州派系之中的不少人,都對這點產生了疑慮。
例如如今的馬謖。
只不過相比于益州士人,荊州士人是不可能會建議劉備放棄荊州的。
他們只是對荊州的未來表示擔憂而已。
面對著馬謖的詢問,諸葛亮雍容的臉上卻一點不見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