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著馬謖言道,“當今在成都中,唯吾與孝直可勸主上停止東征。
但東征乃是必然之事,無論是為救前將軍,亦或是于主上的大業來說,荊州絕不能失。”
“諸人所慮者,無非是敵軍兵盛,而我軍兵寡。”
“然兵爭一事,無常勢,更不能單單以兵力多寡定成敗。”
“曹操大軍雖盛,然其部中并無水軍。
前將軍只要命麾下水軍封鎖漢江,斷絕水道,令曹魏鐵騎無法度過漢水,則襄陽、江陵二城暫時無憂。”
“至于公安。”
諸葛亮語氣有些停頓。
他這時腦海中回想起了一人背誦蜀科的聲音,諸葛亮眼中也流露出了些許懷念。
雖然糜旸與他并不是如法正一般,有著正式的師徒名字。
但在論教導糜旸這件事上,他所教的一點也不比法正的少了。
只是他往常中,多教的是糜旸政略之事而已。
法正對糜旸心有思念,他又何嘗不是呢
“公安城堅,乃吾親自督造。”
“子成在荊州已有善謀之名,往日他行事亦頗多細微,有其駐守公安,短時間內也是無憂的。”
“大王此番攜帶三萬大軍入荊,兵力雖少,但若謀劃得當,定能退卻二敵,保守荊州。”
見諸葛亮如此篤信,馬謖不禁問道,“依將軍所見,大王率軍入荊后,是當援前將軍,還是先去解公安之圍”
“抑或分兵二處,各自施救”
馬謖的這個疑問諸葛亮并沒有回答,他只是答道,“今有孝直隨大王東征,有孝直在,大王當無有兵敗之憂,幼常大可安心。”
諸葛亮說完后看向馬謖,見他臉上的擔憂之色退去了不少。
諸葛亮之所以會跟馬謖解釋這么多,除了他看重馬謖,有想將馬謖培養成才的意思之外。
還因為自馬良隨軍東征后,馬謖是如今益州中荊州士人中的一個代表人物。
荊州有危難,在益州中最擔憂的莫過于這些荊州籍貫的士人。
所以諸葛亮特意將他的看法告知馬謖,待馬謖來日將他的言論散播出去之后,益州中荊州士人的內心自然就會慢慢安定下。
至于他所說的那番話,也并不是為了安撫人心特意所說的,那是他內心中真正的想法。
諸葛亮望著天上的太陽,他伸出修長的手指,指向那天上的朝陽。
隨后他雙指緊扣作圈,將散發著和煦陽光的太陽,給囊括在了他的掌中。
如今的劉備早已經不是,當初困居新野一地的他了。
隨著自己十數年來的用心謀劃,如今的劉備勢力就猶如這天上的朝陽一般,朝氣蓬勃。
劉備的實力早已經今非昔比,麾下精兵強將無數。
到了這時,只要荊州不失,復興漢室已經不再是一個夢。
而他想將天下百姓都帶入他的王道治理下,讓他們安居樂業,也不再是一個夢。
未來可期。
劉備雖如今貴為漢中王,身份貴重至極,但一生征戰不休的他,今日依然選擇了騎馬出征,而不是如曹操那般坐著王駕四處征戰。
當年劉備兵力弱小屯兵新野,曾對劉表感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