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正是因為有了那悲切的過往,所以一生斗志昂揚,從不氣餒的劉備在龍入大海之中,就越發珍惜他可以親自征戰的時日。
除非死,否則他不會讓自己再有髀肉復生的那一日。
但雖然劉備是騎馬出征,法正卻因為有病在身,劉備將自己的王駕讓給了法正歇息。
而且劉備怕法正辛苦,他還特地命他的王駕放慢速度,不要顛簸到了法正。
有著行動緩慢的王駕在,整支大軍的行進速度都被拖慢了不少。
因此在行駛出一段距離,法正馬上拍手叫停了王駕。
而隨著王駕的停下,正在行軍的劉備還以為法正出了什么差錯,他連忙駕馬來到他的王駕前,問詢著王駕內的法正道,“孝直無恙乎”
看到這一幕,好像坐在王駕內的法正才是漢中王一般。
但這一幕,卻讓在場的所有隨軍士卒及官員見怪不怪了。
劉備對法正的恩寵,比這更過分的都有。
臉色已經越發蒼白的法正打開王駕的小窗對劉備言道,“大王入內一敘,正有話對大王說。”
看到法正臉色不佳,劉備趕忙下了馬入了王駕內。
在進入王駕中后,感覺到王駕內有些寒冷的劉備,當即斥責車內的侍者道,
“怎么燒的火爐。尚書令有病在身,怎可受寒。”
面對劉備的斥責,侍者連忙叩頭認錯。
劉備對法正無微不至的關懷,令法正心中一陣暖意涌過。
但隨之法正就在劉備的身前,攤開了一張地圖,他對著劉備一拜后言道,“大王,我軍的行軍速度太慢了。”
“三萬大軍齊聚魚腹等著大王到達揚鞭,帶他們出征。”
“而按照如今我軍的行進速度,要從成都行至魚腹,最快也要半個月。
兵貴神速,荊州軍情緊急,由不得半點拖延。”
法正說的話,久經戰陣的劉備又豈能不知呢
只是法正拖著病體,隨軍出行,蜀中道路崎區,為了照顧法正的身體,行軍的速度就勢必不能太快。
法正也知劉備是擔憂他的身體,但他隨軍出征,是來幫劉備的,而不是來當劉備的累贅的。
在寬敞的王駕內,法正指著他展開的地圖對著劉備言道,“大王請看。”
法正所指的方向,正是宜都郡。
見法正將手指指向了宜都郡,劉備的神色一下子嚴肅了起來。
法正打起精神說道,“宜都郡下轄西陵、夷道、很山三縣,地域所小,但這三縣俱是軍事要地。”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
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宜都郡東依南郡,西接魚腹,乃是大王率軍出川入荊必經之路。”
“郡內山勢聳立,地勢陡峭。
而郡中夷道縣中有一猇亭,此處地勢險要,依山傍水。
若此處為敵軍所得,敵軍只需派遣少量兵馬緣山截水,便可阻擋我大軍數萬進入荊州。”
“屆時我軍要想入荊,就要在猇亭處囤積大軍,聯營破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