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江東大軍就一直在外圍城,死守不退,不出月余,公安城中的糧食就會耗盡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
一旦城中糧草耗盡,公安城頃刻將面臨大難。
面對著關平臉上擔憂的神色,糜旸對關平言道,“你令城中糧官,再減少給江東俘虜的口糧。”
“只要令他們不致餓死即可。”
先前糜旸在將那些江東俘虜押入城中后,為了防止他們生亂,便沒有給他們太多的口糧。
如今再減少之下,想來也能節省不少口糧。
若到時候再不足,只能向那些大戶動刀了。
其實在當世中,要是在曹魏治下遇到這事,那些俘虜要么為肉脯,要么就會被盡數斬殺。
但糜旸是不會那么做的。
也許糜旸這么做,不能讓公安城中堅持太久,但也足以令公安城中的存糧,再多堅持一段時間。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足以糜旸做很多事了。
況且,益州的援兵應該也快到了。
在得到糜旸的吩咐之后,關平默默點了點頭。
如今也只能先暫且如此行事了。
回到大營中的孫權,腦海中不停回蕩起糜旸所罵的“猾虜”二字,這讓一直被奉為江東至尊的孫權感覺到莫大的恥辱。
他誓殺糜旸而后快。
孫權嚴令徐盛與潘章二將,不能將今日的所有見聞透露出去半分,否則軍法處置。
而后孫權回到己身大帳,抽出腰間長劍,一劍削掉了他書桉的半角。
當年赤壁之戰時,孫權削桉明心志,堅定了抗曹的決心。
今日他故技重施,為的就是堅定烹鹿的心志。
憤怒的孫權本來想立刻點齊兵馬大舉攻城,以泄心頭之憤,但他這時想起了張昭的忠告。
擔憂江東大局的孫權,又開始舉棋不定起來。
就在這時,他的侍從谷利來報,說是魏王使者司馬懿求見。
聽到司馬懿求見,孫權臉上閃過了疑惑之色,但礙于對方是魏王使者,孫權還是選擇了接見。
司馬懿在帳外并沒有等候多久,就被谷利帶入了孫權的大帳之中。
而在司馬懿進入孫權的大帳中后,他看到了孫權面容肅穆的坐在自己的坐席上,從他面目上似乎看不出什么異常。
但生性機警的司馬懿卻觀察到了,孫權身前的書桉上有半角缺失,而那缺失的半角書桉此刻正在地上躺著。
見到這一幕,司馬懿對于今日自己的獻計,多了幾分自信。
今日孫權與糜旸相見一事,整個江東大營中都知道,司馬懿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孫權在回來后,就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他與糜旸會面的具體內容。
但從他削桉這舉動來看,很明顯,他與糜旸的相會并不愉快,甚至很可能還吃了大虧。
既如此,對于這點他若是不善加利用一番,怎對得起這些時日來的受困之辱。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