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就在今夜
關平對著糜旸跪倒,向其請命道,“糜督令旗所指,便是平效死之處。”
糜旸見關平如此豪氣,他不由得大笑起來。
他將關平扶起,而后對其將自己的謀劃全部說了出來。
不久之后,身穿明光鎧的“糜旸”就下了高臺,跨上了他的高頭大馬。
看到這一幕,校場中數千漢軍,就將自己的目光齊齊注目到他的背后。
雖然因為夜晚視線不好,他們并沒有看見糜旸的外貌。
但糜旸那一身明光鎧,早已成為了他的專屬標志。
在“糜旸”上了戰馬之后,他大手一揮,校場中經過于禁訓練的,數千漢軍中執掌鼓號的士卒就敲響了戰鼓。
夜戰與晝戰的戰爭方式完全不一樣,夜戰中將領大多通過火光金鼓來指揮身后的士卒。
當渾厚的戰鼓聲一響起,“糜旸”當先駕馬而出,朝著北門而去。
而隨著“糜旸”一動,他身后的數千漢軍隨著鼓聲也紛紛動了起來。
數千漢軍踏地的聲音響起。
因為有著火光,加上南方的士卒因為從小可捕食魚蝦,所以他們的夜盲癥普遍沒北方的士卒那么嚴重。
因此這時那數千漢軍,用著不太清晰的眼神追隨著那員明光戰將的背影,義無反顧地朝著城外的敵軍大營而去。
在數千士卒都離開了校場之后,真正的糜旸從高臺上的陰影之中走出。
他看著身后的王洪言道“在吾與坦之離去之后,公安城就交給你了。”
王洪不通戰陣,所以今夜夜襲,糜旸沒有打算帶上他,而是將守城的重任交給了他。
面對著糜旸的囑托,王洪對著糜旸一拜,他語氣堅定地說道,“主簿且去,無憂后路。”
聽到王洪如此向他保證,糜旸臉上露出了些許微笑。
其實公安城的城防他早已經安排完畢。
在他與關平出城之后,公安城中缺的只是一個在城中為他查缺補漏的人而已。
糜旸遙望那已經離得越來越遠的數千漢軍士卒,想到以關平的勇武,想到以于禁的經驗,想來那處不會有多大疏漏。
剛才穿上明光鎧上馬的其實是關平。
糜旸之所以不親自領兵夜襲,乃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而糜旸讓關平穿上他的明光鎧,暫時充當一下他,一個是如今他已經是公安城中數千漢軍的精神支柱,有他在,數千漢軍士氣會一直高漲。
另一個,便是要迷惑孫權了。
糜旸下了校場中的高臺,而后跨上糜忠為其牽來的戰馬,他就帶著糜忠,二人二騎快速朝著西門而去。
那里也有著許多人在等著他。
因為有著于禁數月的訓練,加上身后的數千漢軍本就是老兵,所以關平憑借著金鼓之令,很快便帶領著數千漢軍來到了公安城的北門。
在來到北門內城后,關平當即下令守城的士卒打開城門,放下城外的吊橋。
當沉重的開門聲緩緩在寂靜的夜空中響起,當看著眼前的巨大吊橋已經完全放下后。
列于眾人之首的關平看著不遠處的,偶有一些火光在閃耀的吳軍北營。
他的頭顱微微揚起,而后他將手中的大刀高高舉起,一馬當先,朝著前方沖去。
在關平駕馬沖出去后,在關平身后的于禁馬上敲起了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