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臺上的糜旸,看到關平已經來到校場中,他命關平上得高臺,來到他身后。
在關平上臺來后,糜旸站在高臺上看著下方正齊齊望著他的公安士卒。
這已經是糜旸第三次站在校場中的高臺上了。
第一次他在此,大開八門,開誠布公,以恩信籠絡公安上下士卒之心。
第二次他在此,宣明形勢,勵師出征,以戰功懾服公安上下士卒之心。
當今日他第三次站在這高臺之上時,他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初出茅廬,沒有多少士卒認識他的糜主簿了。
現在他是這公安城中的主宰,是數千漢軍心中無可替代的糜督。
糜旸看著下方注目著他的漢軍,他朗聲言道
“凡兩軍交對,勝負在將,不在眾寡。
諸君聞孫權用兵行師,與吾相比如何
兵法所以稱雄者,皆乃士眾勇勐,指揮一致等故耳。
今孫權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數月圍城,人馬罷困。
吾與諸君,共據高城,北臨大江,以逸待勞,為主制客,數次敗敵,此百戰百勝之勢也。
雖周瑜復生,尚不足憂,況今孫權領兵邪”
當糜旸的話傳到校場中數千漢軍耳中時,數千漢軍的眼中都浮現了狂熱之色。
若是之前糜旸對他們說這番話,他們并不會有多少感觸。
但現今糜旸先敗孫桓,繼而伏殺江東三將,糜旸帶領他們打的仗無有不勝,而每一次都戰果豐碩。
相比于如今城外躲在大帳中不敢應敵的敵軍主將孫權,糜旸無疑是值得他們托付一切的主將
在糜旸話語的感觸下,校場中數千漢軍的戰意正在沸騰著。
而后糜旸又大聲言道“吳狗數次犯吾等荊州地界,今歲擊退,明年便來,此非長久保守疆界之法。”
“吾等家園之側,便有吳寇,此非安居樂業之象。”
“今敵軍龜縮營中,我軍士氣正盛,我欲出兵破之。”
“此戰若勝,可保吾荊州數年之安。”
“諸君可愿隨我并肩驅逐吳寇,復我荊州河山否”
糜旸辭色壯烈,語氣高昂,當他的最后一句話說完后,校場中的數千漢軍盡皆舉槍頓地,以他們的動作回應著糜旸的召喚。
數千聲長槍頓地的聲音由地面而起,快速得傳到了高臺之上。
聽著耳邊猶如響雷一般的長槍頓地聲,糜旸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便是軍心,憑這軍心,他可一往無前,無所畏懼
而這長槍頓地的響聲傳到糜旸身后的于禁耳中時,他臉上也再無憂慮。
建安五年,他亦是站在一個男人的身后,聽著他在軍營中激勵士氣。
而那夜,那個男人取得了一場威震天下的大勝
在充分調動起校場中漢軍的軍心士氣之后,糜旸轉身來到關平身前,他對著關平言道
“坦之今日戰了一日,還能戰否”
關平剛才早已經被糜旸的話語調動起了心中的熱血。
他想起了那日糜旸在城墻上,對其說的那句話愿與吾并傳,一同名流青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