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他反應極快,舉起帶鞘的長劍直插地面,才讓他不至于跌倒。
這時在糜旸不遠處的沙摩柯見到此狀,他來到糜旸的身前,語露關懷的言道,“主簿,要不吾等休息一會吧。”
沙摩柯知道在奔跑了這么遠的距離之后,糜旸的體力應該消耗得差不多了。
在沙摩柯看來,身為漢人的糜旸能堅持這么久,已經難能可貴了。
但雖然這時糜旸很累,他卻拒絕了沙摩柯的提議。
糜旸挺直腰板,他看向不見絲毫光亮的前方,他又看向因為他而停頓的整個隊伍。
糜旸這時想起了漢中之戰時的劉備與法正。
當初劉備正面強攻陽平關不利,于是在法正的建議之下決定南渡漢水,翻山越嶺來到陽平關東南的定軍山。
當初翻山越嶺,斬樹為路的劉備與法正想必也如他這番辛苦。
但他們二人堅持不懈,并不退縮,才有了定軍山一戰。
前輩如此,后輩豈能給他們丟臉。
他不知道還要繼續奔跑多久,但他知道他這時絕對不能停。
糜旸對著沙摩柯言道,“大丈夫當持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今劍在我手,我豈可因一時勞累退縮”
說完后糜旸深吸一口氣,當即又朝著前方奔去。
看到糜旸主動又奔馳而出,沙摩柯的臉上流露了敬佩之色。
如此堅毅之輩,才值得他效力。
隨后沙摩柯指揮著五千蠻兵繼續開拔起來。
在寂靜幽深的山林之中,有五千如暗夜使者般的蠻兵,在一年輕人的帶領下,快速朝著他們的目的地疾馳而去。
黑暗無比的山林之中,有著點點光亮在山林之中亮起。
那是五千蠻兵手中為他們指路的火把,亦是可以燎盡吳軍生路的星星之火。
在不知道又行軍了多久之后,糜旸終于發現了前方的山林外有著點點火光閃爍。
他心中大喜,知道目的地快到了。
這時糜旸的雙腿,已經如綁上了好幾塊鉛塊一般一樣沉重。
但在看到這一幕后,他的身軀中爆發著一股力量,令他最終跑出了山林,來到了一處山坡。
在糜旸沖出山林之后,他身后的許多蠻兵也陸續出現了山坡之中。
從山林中出來的蠻兵越來越多,直至最后占據了整個山坡。
為首的糜旸看著下方,那燈火通明的人影閃動的港口。
看著那港口中停著的數不勝數的戰船,看著那下方絲毫沒有防范的吳軍,他眼中一抹寒光閃過。
“錚”得一聲,一聲劍鳴響起。
傲立在火光中的糜旸抽出佩劍劍指下方,他口中充滿冷意地說道“可擊矣。”
漢中之戰時亦有一位天下英才,于定軍山的山坡之上說出了這三個字。
羽扇下指,夏侯授首,一戰定乾坤
這時的糜旸像極了他的老師。
而在得到糜旸出兵的命令后,早已按捺不住心中戰意的沙摩柯,從他背后取下他的鐵蒺梨骨朵。
隨后臉上浮現冷笑的他,帶領著他的蠻兵朝著下方喊叫著沖殺而去。
兵法云憑高攻下,所向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