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誰能想到,在荊州危難之際,是糜芳與糜旸父子挺身而出呢
相比于在面對危難時背主投敵的士仁,相比于在面對危難時見死不救的劉封孟達。
糜芳父子在這場荊州之亂中的忠勇表現,令任何人心中都敬佩至極。
可以說,現今荊州的局勢不至于糜爛,完全都是糜芳父子的功勞。
其中糜旸更是居功至偉。
若不是他的提醒,荊州可能早就被孫權奪去,而關羽更可能已經身首異處,哪能等到劉備援軍到來的今日呢
之前劉備只是因為擔心關羽,才對公安的糜旸有所忽略。
如今他經過諸臣提醒,再加上關羽暫時無恙,所以他立刻作出了一個決斷。
他打消了立即北上支援關羽的打算,他命大軍先在江陵城中休整。
而后他問在場眾臣,誰愿意擔當先鋒南下救援。
劉備知道現在公安城因為內外斷絕,消息不通。
他不太了解公安城的情況,所以應該先派一支先鋒南下打聽情況,而后他根據情報再作出下一步的打算。
推薦下,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而且孤城被圍,最忌看不到希望而導致士氣衰落。
現先派一支先鋒大軍南下,既可打探公安的消息,又可告知城中的人援軍已到,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在劉備所問一出后,他身前的諸位將領皆齊齊出班請求南下。
甚至因為一下子出來的太多,廳中都被站滿了,導致有些將領沒及時出來而心下惋惜。
這一幕看呆了糜芳。
他兒子在益州的人緣這么好嗎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么多人出來愿意擔當先鋒救援糜旸,一方面是糜旸在成都的人緣好,一方面是他的身份特殊。
劉備麾下大致可分為四個派系,一個是元從派,一個是荊州派,一個是益州派,還有一個是東州派。
元從派自不用說,糜旸乃是他們的核心二代,糜旸有難時,他們不可能無動于衷。
荊州派的代表人物是諸葛亮,諸葛亮與糜旸有師徒之誼,因為這點,荊州派中的許多人就對糜旸感官不錯。
再加上沒有糜旸,可能他們的故里荊州早就丟了,面對這種大恩,他們也勢必不會對糜旸坐視不理。
至于東州派的李嚴等人,現今東州派的領袖是法正
最后一個益州派倒是對糜旸感官不好,但問題是他們沒有兵權,這種情況下,沒有他們請命的份。
諸將紛紛愿為先鋒,劉備經過權衡之后,委任了輔漢將軍李嚴率本部兵馬為先鋒南下。
并且他還指派了幾員,救援情緒最高昂的年輕將領隨李嚴一并南下。
這幾員年輕將領是張包、關興、趙統、
在經過一夜的休息之后,覺得事不宜遲的李嚴,趕緊點齊本部兵馬并帶著張包幾員小將,南下公安而來。
經過三日的行軍,這支有著五千兵馬的援軍離公安城已經很近了。
但就在這時,李嚴卻命令大軍停下,停止朝著公安繼續前進。
一收到大軍停止前進的消息,走在大軍最前方的張包就立即來到了李嚴身前。
張包對著李嚴一拜后,口中問道“公安近在遲尺,將軍緣何停止行軍”
張包的語氣頗為恭敬,但他臉上的那番焦急的神色,怎么也掩蓋不住。
張包是張飛之子,出身將門的他,在劉備決定要出兵荊州的時候,他便自愿放棄了在成都中優握的生活,自愿請求隨軍出征。
與張包做出同樣選擇的還有關興與趙統。
因為喜張包幾人憂國憂民的心思,劉備任命這三人為別部司馬,隨軍出征。
別部司馬不屬于一般的軍制之列,按例麾下各轄數百兵馬。
因此單單張包三員小將手中就有近兩千兵馬。
因為與糜旸的友好關系,所以張包是最想救援糜旸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