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公安城中的信騎從公安城中狂奔而出時,在公安城外數十里外有一支數千人的漢軍正在急速行軍著。
這支數千人的漢軍,乃是由輔漢將軍李嚴所帶領前來支援公安的援軍。
在不久前,劉備已經率領著三萬大軍到達了江陵城中。
在到達江陵城中后,劉備先勉勵了一番糜芳,而后便要立即提兵北上。
但這時劉備的意圖卻被二位大臣所阻止,一位是隨軍出征的馬良。
馬良字季常,荊州襄陽宜城人士,乃是馬謖胞兄。
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華名氣,而馬良是五人中最為出色的。
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稱白眉馬良。
在荊州時常流傳著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贊譽。
建安十四年時,劉備擔任荊州牧,征辟馬良為州從事。
建安十六年時,劉備入蜀,留下馬良在荊州輔左關羽。
后來劉備平定益州后,征召入蜀中馬良為掾。
馬良與諸葛亮關系極好,諸葛亮在劉備出征時,擔心劉備因心中焦急輕兵冒進。
因此他便推薦馬良擔任漢中王司馬,跟隨劉備一起入荊支援關羽。
而馬良在見三萬大軍日夜兼程之后,竟然還不得休息,他牢記著諸葛亮的囑托,直接對劉備勸諫道
“江陵距襄陽不過數日日程,若晝夜兼程,旦夕可至。”
“然我軍今因連日趕路,困累交加。
若不在江陵城中做修整,而立即提兵北上,那么士卒戰不能戰,守不能守,易為魏軍所趁。”
在見馬良出言勸阻劉備后,黃權亦出來勸道,“今大王大軍已至江陵,曹賊定然已經知道大王到來的消息。”
“之前張將軍率一萬大軍已抵至襄陽城下,黃將軍之先鋒也已經到達漢水之外,關將軍麾下兵力已有將近四萬之眾。”
“四萬大軍,糧草充足,后路無危,以關將軍之韜略,守住襄陽已然無憂。”
“大王若要轉守為攻,擊退魏軍,亦當修整大軍之后再北上。”
再接連兩位重臣的勸阻之下,雖然劉備心中還是焦急非常,但他也漸漸有了遲疑之色。
最后李嚴更是出班言道“當今荊州局勢,非關將軍一處危急。”
“曹操、孫權各起十萬大軍攻荊,其中曹操大軍為關將軍所阻,而子成卻保守孤城,兵不滿萬駐守公安。”
“若公安一破,荊南定失。”
“荊南一失,荊北腹背皆露于敵軍兵鋒之下。”
“屆時孫權親率大軍北上,與曹操南北夾擊我軍,我軍縱驍勇,亦恐不能敵。”
“臣還請大王早日發兵救援公安。”
在李嚴的提醒之下,劉備瞬間反應了過來,公安那處的情勢一樣很危急。
正如李嚴所說,襄陽與公安只要有一處不保,那么不說荊州的得失,就說如今在荊州中的數萬漢軍,都有可能直接被曹操與孫權包了餃子。
相反只要擊破了曹操與孫權任何一處大軍,另一處大軍都可能直接退去。
所以劉備目前留在江陵居中協調全局,才是最正確的。
而糜芳見終于有人想起了他的兒子之后,他立即哭拜在劉備身前。
他一邊哭,一邊向劉備言及他兒子獨守孤城數月來的不容易。
以往在糜旸擊破孫桓的戰報下,劉備及諸臣都有些遺忘了糜旸的年紀。
如今經糜芳這么一番聲淚俱下的哭訴,眾人才盡皆反應過來,糜旸今年不過二十歲而已。
這樣一個年輕人,內外斷絕,獨守孤城數月,內中的艱險不知道有多深。
面對著糜芳的哭訴,情感豐富的劉備不禁從地上扶起糜芳對其泣聲言道“子成,孤之子侄,孤如何不心疼”
君臣對泣引得在場的大臣盡皆心酸。
以往糜芳在大臣中的口碑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