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后,劉封對著劉備深深的磕了三個響頭。
這是劉封最敬愛的父親,值得一向桀驁的劉封為其叩頭。
當劉封說完后,帳中群臣資歷淺的,全都嚇得俯下了頭,劉封說的都是大大的誅心之語呀。
而資歷高如關羽、張飛等人,他們雖然沒俯頭,但臉上也全都浮現了驚訝之色。
原來劉封是這么想的。
至于糜旸,心中也對劉封說的原因感到有所感慨。
每個人犯錯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是事出有因。
但劉封卻忘了一件事,那便是他因為自己的私心而犯下大錯,差點導致劉備的大業功虧一簣,那他對得起劉備嗎
人人都有私心,但何曾見過關羽、張飛、趙云、諸葛亮等人因為自己的私心,而枉顧恩主大業的
劉封之罪情有可原,但法不容赦。
當劉封的話語傳到劉備耳中后,他的臉上浮現了不可思議的神色,他沒想到他一直器重的長子,心中懷抱的竟然是這種誅心之念。
他擔心劉禪將來會對其下手。
一向以真誠待人的劉備,因為心中的難以置信,不禁身形不穩,向后退了幾步。
那種詭詐之想,誅心之念,是什么時候開始侵蝕他的孩兒的。
這時劉備想起了他曾就劉封一事,問諸葛亮以及法正的看法。
諸葛亮與法正的看法都是殺。
當時劉備還不理解,為什么他最倚重的兩位謀臣,給出的建議都是這個。
現在劉備明白了。
諸葛亮與法正并無私心,他們會作出如此建議,是因為劉封的身份太過特殊。
劉封既是劉備名義上的長子,又是他曾經的嗣子。
且劉封的拒不發兵的行為,已經透露出他已經開始擁兵自重。
在這種事實之下,若將來劉備及諸臣百年之后,依劉封剛勐的性格,再不受到任何人制衡的他,很可能會起兵作亂的。
到時候以劉封的能力,加上他那特殊的身份,可能會讓劉備打下的天下,陷入一場巨大的內亂中。
畢竟相比于已經步入老年的劉備及諸臣,劉封春秋正盛。
劉備看著眼前這個向其叩首的長子,腦海中不停回想起諸葛亮與法正的建議。
感情告訴他,不能殺,理智告訴他,要殺。
就在劉備腦海中正在天人交戰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個人。
一個最近異軍突起,并且比劉封更年輕的人。
有他在,足以制衡劉封。
最后劉備看向四周群臣,他下達了他的王命“劉封擁兵自重,屢抗王命,罪不可赦。”
“但念其往昔戰功,特免一死。”
“今剝奪其所有官職,送回成都拘押在府邸,非王詔不得外出。”
在處罰了劉封之后,劉備看向孟達。
孟達見劉備看向自己,頓時嚇得連連叩首。
從明面上的罪過來看,孟達身為劉封的副將,聽劉封之命行事的他,身不由己。
在張飛兵臨上庸后,孟達主動負荊請罪,打開城門迎接張飛大軍入城,也算是將功補過。
況且當初能拿下東三郡,孟達居功至偉,因此劉備下達王命道
“孟達貶為軍司馬,歸糜偏將軍帳下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