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生在世,卻有牽掛。”
“當年吾游歷關中之時,曾發現塞外民族趁我華夏內戰之際,休養生息,蠢蠢欲動。”
“今吾華夏勢強,彼等便俯首臣稱,但塞外異族皆狼子野心,欲壑難填。”
“待為師這一代人皆離去之后,守護華夏的重任,便落在了你這一代人身上。”
“因你戰功,又因你外戚身份,將來你之成就不可限量。”
“太子仁弱,無雄主之手段。”
“子成你要切記,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于塞外異族,不要因為他們一時伏低而放低戒心。”
“你要一輩子防著他們,必要時,犁庭掃穴,為后世中原掃平禍患”
“在吾書中的第二卷內容,便記載了如何應對異族之法,你要多多研習。”
“縱使來日華夏不能一統,華夏亦不能為北方異族所侵。”
聽到法正的囑托后,糜旸的眼中雖然已經被淚水所浸沒,但他還是點點頭,口中言道“弟子記住了。”
在囑托了這點后,法正接著對糜旸言道“江東孫氏,公安一戰后,元氣大傷。”
“但江東世家眾多,英才輩出,不可輕視。”
“孫權有勾踐之奇,似此人,若論守土當為當世英才。”
“江漢與淮泗是江東要害之地,但同樣,江東亦是江漢與淮泗腹心之地。”
“江漢與淮泗未一統,不要輕圖江東,只要江夏為我軍所得,那么江東終不能對荊州造成什么威脅。”
法正越說越精神,但他的聲音卻越來越小。
其實他現在很累,但為了囑托糜旸,他還是在強撐著。
當初劉備在得知了糜旸公安大勝后,便曾寫信給法正,向他祝賀。
依法正對劉備的了解,劉備雖沒有明言,但從他的信中話語中,已經透露出有將糜旸培養成下一代臣子之首的意圖。
因為這個意圖,所以法正今日才對糜旸囑咐這么多。
這時法正已經幾乎睜不開眼,但他還是鼓足最后的力氣對糜旸言道
“至于孟達,他是有才能的,但他無遠見,私心太重。”
“這樣的人,你要會用,用好了他會成為你的一大臂助。”
“關中孟氏與法氏齊名,當初是吾建議大王將其貶謫為你的部下。”
“當初馬孟起之所以于關中落敗,除了他智不及曹操之外,還因為他出身低微,不得關中士族之心。”
“吾法氏在關中頗有聲名,而關中孟氏在關中亦名聲不菲。”
“若你將來進兵關中,以我弟子之身份,加孟達之支持,想來會取得不少關中士族支持。”
“吾亦建言大王,若他來日稱帝之后,會將汝之姑母糜夫人追贈為皇后,到時候你糜氏一族,便是外戚妻族。”
“太子生母甘夫人早逝,并無族人留下,而糜夫人有救太子之恩,如此你的地位再也無法撼動。”
聽到法正在他不知道的地方,為了他鋪了如此多的路,糜旸的淚珠順著眼眶不停留下。
他只能默默聽著法正今日所說的話。
當說到最后一個字“動”時,法正的呼吸已經開始急促起來。
當初在成都時,醫者就建議他的病體不能外出,但他擔心劉備出征有失,故硬挺著一口氣一步步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