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陵病倒之后,在昏迷之時,他隱約聽到醫者說他的身體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他能撐住這么多日,就是想在臨死前見劉備與糜旸一面。
而當心中所說的話,快說完之時,他心中硬提著的那口氣正在快速的消散著。
到了最后,法正的神智已經越發迷湖,他覺得自己好困。
法正用盡最后的力氣看向他眼前的這個愛徒,見糜旸的臉龐這時已經被淚水所掩蓋。
法正想再伸出手為糜旸擦去淚水,但他的身體已經再擠不出一絲一毫的力氣了。
最后法正用微不可聞得聲音,說了他此生中最后一句話。
“待王師北定關中,記得送為師回家。”
說完這句話后,寢室內的長明燈似乎被窗外吹進來的風所侵襲,紛紛熄滅。
話說,,,版。
法正亦永久地倒在了糜旸的肩上。
感覺著肩上的老師,最后無力的徹底倒在他的肩上,意識到法正已經逝去的糜旸,再也不壓抑著內心的悲哭,痛哭了起來。
在外室的劉備剛剛寫完王詔中的最后一句正見理之明,料事之審,一時謀臣,無出其右。
今封法正為華陽亭侯,享食邑八百戶。
可就在劉備方才停筆的那一剎那,他就已經聽到了糜旸的哭聲。
糜旸的哭聲令劉備心神大震,他的手不經意間用力,折斷了手中的毛筆。
點點墨跡瞬間浸染了劉備的王詔。
而隨后劉備的淚水也一滴滴落在了王詔上,密集的淚珠蘊散了王詔上的墨汁,墨汁散開之后,在王詔上似乎形成了一個“翼”字。
是日,漢尚書令、華陽亭侯法正病逝于江陵。
是日,王命下,江陵全城縞素。
在幽深的靈堂之中,一身粗布麻衣的糜旸跪坐在法正的靈柩之前,為法正守靈。
按禮制,守靈本應該是死者直系親屬應該做的事。
但如今法正的兒子法邈不在江陵,那么這事理應由糜旸承擔起。
為法正守靈的糜旸,多日不食肉腥,這數日來,他一直只以水米入肚,所以沒用多久,糜旸整個人就瘦了一大圈。
這可心疼壞了糜芳。
糜芳有勸說過糜旸,做做樣子就好,但卻被糜旸拒絕。
法正對他恩重如山,情如父子,況且死者為大,他怎么能在長輩的喪禮之上偷奸耍滑。
漢中王劉備在法正入棺的第一日,便在法正的棺木前痛哭不絕,幾欲暈倒。
這幾日雖然劉備未曾再出現在法正的靈堂之中,但據糜芳所說,劉備這幾日一直以淚洗面,不能視事。
對于劉備的這種反應,糜旸也可以理解。
畢竟法正一死,等于劉備的一條臂膀被折斷,加上法正與劉備的君臣情誼,怎能不讓劉備對法正的逝去感到心痛不已。
而除了劉備之外,在驚聞法正逝去的噩耗后,目前在荊州的一應重臣,只要是能脫開身的,都會抽空到江陵城中親自吊唁法正。
而如關羽、趙云甚至更遠的張飛,在聽到了這個消息后,亦紛紛派遣親信族人,來江陵城中替他們吊唁法正。
作為將劉備一步步扶上漢中王位的法正,眾人往日對其都十分佩服,而當其離去之后,眾人心中亦十分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