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這幾日的篩選之下,糜旸只選到了不足兩千精兵胚子。
如此少的人數,當然不能讓糜旸滿意。
所以,這幾日他一直帶著幾位好友,一直穿梭在襄陽外的募兵處與數萬民眾之間,督促著征兵事宜的進展。
這時在城東的一處糜旸設的募兵處外,正有一條長龍在排著隊伍。
這條隊伍長龍有著上千人,這上千名青壯都用著火熱的目光,看著前方不遠處高高飄揚的糜氏旗幟。
這上千人中的不少同鄉故舊,都成功入選成為糜旸的麾下士卒。
據成功入選的青壯宣傳所說,他們在入選后的第一日就吃到了肉。
后面幾日也正如糜旸所承諾的那般一日三餐。
當這個消息被親身經歷者傳開后,剩下的還未行動的,或者剛剛到達的南歸青壯的心瞬間變得火熱無比。
他們不相信同鄉故舊會騙他們,更何況,是所有人都這么說。
而在這上千人的長龍之中,就有著剛剛南下的鄧艾。
他用著比任何人都期待,都火熱的目光看著眼前的那面糜氏戰旗。
糜旸因為公安一戰,早就成為了鄧艾的半個偶像。
而且糜旸身份貴重,未來不可限量。
如果能跟隨這樣的人征戰,無論是對自身的發展,還是對于自身情感的追求,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甚至可能還有機會救下他的母親。
所以當聽到糜旸在招兵的消息后,鄧艾大喜過望。
他知道機不可失,他立馬請求族中一位老者先幫其照看下母親,而后他快速的來到了這東門的募兵處。
糜旸所提出的“八字”征兵待遇,也令鄧艾心中對糜旸產生認同感。
先足食后足兵是鄧艾的治兵理念。
今他見糜旸不惜耗費巨大就為了達成這一點,這令鄧艾覺得糜旸就是他一直尋找的,那個他可以輔左做大事的人。
在經過了漫長的排隊之后,終于輪到了鄧艾。
鄧艾滿含期待的上前,他來到王安身前。
糜旸部隊草創,手下得力干才并不多,王安雖才干不佳,但甚在忠實勤勉,所以糜旸就將其安排成為了他東門募兵處的負責人。
當王安看到鄧艾來到他身前后,他先好好打量了一下鄧艾的身材。
見其雖體型瘦削,但身長七尺有余,且面目端正,四肢修長,從外觀上看,是符合糜旸定下的征兵要求的。
王安滿意的點點頭。
見王安看向他點頭,鄧艾心中一喜。
可是還沒等鄧艾心中歡喜多久,他聽到王安問他姓名籍貫之時,鄧艾心中就一沉。
從小到大,他因為口吃受到的羞辱太多了。
現在他投入糜旸麾下有望,他不想因為他的口吃,而失去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可是隨著他的閉口不答,瞬間引起了王安的懷疑。
征兵重要,但須防止招到北方的不軌之徒。
而姓名、籍貫、以及來人的口音這些都是重要的判斷標準。
今鄧艾面對王安的尋常詢問卻閉口不言,這當然會讓王安心生疑慮。
懷疑之下,王安再次催促鄧艾趕緊回答他的問題。
見王安臉上已有懷疑之色,鄧艾無奈之下只能開口答道“我,我名鄧艾,字士載,原義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