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漢、魏二軍在漢水交換人口,似有停戰之約。”
“若劉備等魏王退兵之后,起大軍攻打江夏,我軍該如何應對”
面對孫權的這個擔憂,陸遜臉上浮現思索之色。
陸遜在思索之后回答孫權道“劉備自稱漢王,而曹操漢賊耳。”
“劉備自起兵之日起便以匡扶漢室,誅除曹賊為號,而曹操亦將劉備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二人勢同水火。”
“今二人有停戰之議,非二人意欲聯和,乃是形勢所逼也。”
“漢魏兩軍對峙漢水兩岸數月,此勢必不能久。”
“自去年以來,劉備與曹操連番大戰,糧草、人力已經損耗頗重。
若彼等繼續于漢水對峙,漢、魏國力必大大受損。”
“今春耕將近,為了今年的糧食收成,兩家若不能速勝,亦只能無奈罷兵。”
“而就算兩家罷兵,以曹操之詭詐,劉備亦不會掉以輕心,必派重兵防備漢水南岸。”
“荊州水軍,勢必不會抽離漢水前線。”
“永安城堅,且又依水而建,劉備缺少水軍,攻城不易。”
“況自從至尊來到永安城中后,江夏郡內雖一開始人心浮動,但終究漸漸趨于穩定。”
“而且現永安城中兵力不少,北方又有曹操這等強敵在。
劉備糧草不足,出兵少,則永安不易下,出兵多,則漢水防線空虛,所以劉備是不會貿然出兵東征的。”
類似的問題,不知道近來孫權問過陸遜多少次了。
之前孫權問的是糜旸會不會為了擴大戰果攻打江夏,等劉備到了以后,孫權問的則是劉備會不會。
聽到陸遜這么說之后,剛做完一場噩夢的孫權內心中方才安定了一些。
孫權看著眼前這個他以前并不太過重視的侄女婿,他越來越覺得陸遜是一位難得的人才。
不僅為人沉穩鎮定,并且對時勢的了解有著很獨到的見識。
有此賢臣,天不亡江東呀
孫權在聽完陸遜的分析之后,他令陸遜坐下,而后他亦來到主座上坐下,與陸遜繼續商討當前局勢。
就在孫權與陸遜君臣二人奏對之時,府外有士卒來報,說是虞翻回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孫權大驚失色,他脫口而出道“意蒙死矣”
當初公安大敗之時,病重的呂蒙被虞翻看護著,躺在他的大帳之中。
那夜戰事危急,孫權逃走來不及帶上呂蒙,后在陸遜的四處招攬散兵之下,呂蒙及虞翻也并未回到江夏城中。
如此可見,呂蒙及虞翻很可能都被糜旸捕獲了。
后來江東的探子探測到,糜旸北上受賞的消息。
探子還探聽到呂蒙及虞翻,已經被糜旸押往江陵獻與劉備的確認消息。
今日,呂蒙并未歸來,卻只有虞翻被劉備放回來,那可能就是呂蒙已經身死。
孫權趕緊命人傳喚虞翻進來,不久之后,虞翻一臉悲切之色的捧著一個木匣來到大廳中,跪倒在孫權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