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虞翻手中捧著的那個木匣,孫權不自覺地已經站起身來。
跪倒在地的虞翻,雙手舉起手中的木匣,他對著孫權言道“臣帶大都督回來了”
虞翻說完后,已經泣不成聲。
虞翻既是為呂蒙的死去而哭,亦是為自己的未來而哭。
在孫權掌權江東以來,他仕途坎坷,數次被孫權貶謫,好不容易有個呂蒙不在意他的性格,愿意提拔他。
但如今呂蒙已經死在江陵,那他虞翻將來在江東何去何從
孫權聽完虞翻的話后,他臉上浮現出巨大的悲痛之色。
盡管他之前因為呂蒙的失利,對其頗有責怪之意。
但畢竟呂蒙是其一手提拔培養出來的嫡系,亦是江東淮泗系將領現今的頂梁柱。
雖然孫權心中早就做好了呂蒙病重難愈的準備,但當他真的知道呂蒙身死的消息之后,他心中還是十分痛心不已。
孫權踉踉蹌蹌地走到虞翻身前,而后他伸出顫抖的手打開虞翻手上的那個木匣。
在打開木匣后,孫權就看到了一張他再熟悉不過的臉。
香灰覆底令呂蒙的首級充滿了蒼白的顏色,而此時呂蒙的首級上他的雙目圓睜,似乎在死前承受著莫大的不甘心與怒氣。
看到這一幕,孫權不忍心的蓋上了木匣的蓋子,他不禁往后退了幾步。
而后他用悲怒的語氣問虞翻道“子明的身軀呢”
“為何不一起帶回來”
死亡是令人很恐懼的事。
但身首異處,死后靈魂無處安息,更是當世人無法接受的事。
面對孫權的怒問,虞翻叩首答道“是糜賊。糜賊在大都督發病嘔血而死之后,建議劉備將呂蒙身留荊州,首回江東。”
聽到虞翻說是糜旸建議劉備這么做,孫權心中的怒氣當即一滯。
對糜旸的忌憚與恐懼,又開始在他的心頭慢慢縈繞。
糜旸是有多恨呂蒙,要這么對他
身首異處,無法長眠。
但孫權不知道的是,糜旸之所以會建議劉備這么做,乃是因為歷史上,孫權就是這么對關羽的。
一個大英雄,在被盟友偷襲致死后,竟然最后還要落得首級在北,身軀在南的令人無比痛心的悲慘下場。
直到劉備死之前,他都沒機會見過他二弟的尸體一面。
他都沒有辦法在他二弟的墳墓之前,道一聲思念。
這種悲痛,又豈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既然孫權要背信棄義,呂蒙要仰仗詐力謀奪荊州,那么糜旸就一報還一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孫權看著虞翻手中的那個木匣,他已經不忍心再打開看一眼。
他強忍內心悲痛命人前去,為呂蒙用香木打造一副身軀。
等呂蒙的香木身軀打造好后,孫權會命人將呂蒙的首級縫在香木造就的身軀之上,運回建業安葬。
在下達這個命令之后,孫權對著虞翻問道“那夜之后,到底發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