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張包舉起腰間的喜鼓一敲,整支龐大的車隊已經開始行進起來。
看著糜旸漸漸遠去的身影,糜芳的眼眶已經被眼淚浸濕。
這一幕他已經苦苦等了二十年了。
但好在老天保佑,讓他在有生之年能夠見到這一幕。
百余輛馬車之上掛著的串串鑾鈴,在馬車行進中在風的吹拂下發出一陣陣叮當聲。
而當迎親車隊開始行動之后,那迎親車隊旁的鼓吹樂隊亦敲響了手中樂器。
歡慶的禮樂聲配合著清脆的鈴鐺聲相得益彰,很快就變成了一陣陣令人陶醉的悅耳聲樂,響徹在這還稍顯寂靜的襄陽城中的里巷中。
這驚醒了還處在睡夢中的百姓。
當被驚醒的百姓紛紛打開大門之時,他們就看到了那龐大的車隊,他們的臉上浮現了巨大的驚訝與羨慕的神色。
這是哪家的郎君娶親,如此張揚幼
糜旸騎著高頭大馬,臉上洋溢著喜色引導著龐大的車隊朝著前將軍府邸走去。
今日因為糜旸的迎親舉動,襄陽城中已經被劉備下達清道的王令。
糜旸所率領的迎親車隊,在沒有阻擋之下一路上行進的速度很快。
不久后,糜旸與迎親隊伍已經來到了前將軍的府邸之外。
在糜旸到來后,前將軍府中的關羽在得知消息后,臉上浮現出了笑容。
他親自攙扶著化妝完畢,美若天仙的關嫣,一步步朝著府外走去。
在漢代,給新婦蓋紅蓋頭的習慣并沒普及。
當關羽與關嫣的身影出現在糜旸眼中后,他立即就下馬來到關羽身前,他對著關羽一拜,而后從關羽的手中接過了關嫣白皙的小手。
當糜旸溫熱的手觸碰到關嫣嬌嫩的手時,關嫣下意思的有些躲避,但最后關嫣還是主動將自己的手放在了糜旸手中。
感受著掌心的一片嫩滑,糜旸心中有種責任感升起。
從今日起,他便是為人夫君了。
執子之手,當與子偕老,這是從先秦傳誦至今的誓言。
糜旸亦會遵守。
在從關羽手中接過關嫣后,糜旸攙扶著關嫣一步步來到迎親隊伍中一輛最奢華的馬車旁,隨后糜旸將關嫣小心的扶上馬車。
在做完這一步后,糜旸對著關羽再次一拜,而后重新跨上了駿馬。
糜旸將那百余輛裝滿金銀禮物的馬車,留在前將軍府邸外,接著他便帶領著關嫣以及迎親隊伍返回到了糜府外。
在回到糜府之外后,糜旸下馬將馬車上的關嫣扶了下來,而后領著她一步步往著府中的大堂中而去。
在昨日糜旸已經被教導了,關于婚禮禮儀的一切知識。
在來到大堂中后,糜旸帶著關嫣來到大堂正中的一處幾桉處,他與關嫣隔著幾桉相對而站。
這時大堂外有許多手捧紅燭的侍女,成雙成對的進入大堂中。
大堂中已經站滿了前來參觀禮儀的賓客趙云、王甫、趙累、于禁等,反正目前能抽身前來的漢中王臣子,今日都到了糜府中祝福糜旸新婚。
整個大堂中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漢臣,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糜旸與關嫣夫妻先向在場來賓鞠躬以示感謝來臨,在完成此舉后,夫妻相互一拜。
在漢代,并沒有后世所熟知的拜天地禮儀。
在完成對拜禮后,糜旸牽著關嫣的手,對著坐在大堂正中的糜芳一拜。
糜芳這時已經笑的合不攏嘴,在糜旸夫婦向他敬完禮后,糜芳各賜了一杯酒給糜旸與關嫣。
在喝完酒后,一名侍女將一面裝滿清水的銅盆端到糜旸身前。
糜旸伸手進銅盆中,用銅盆中的清水清洗了一下自己的手與臉,在糜旸做完此舉后,關嫣亦是照做。
隨后糜旸與關嫣一起在眾人面前,吃了一種動物的肉。
在一起吃完肉后,由糜旸倒了兩杯酒,他與關嫣以互換交杯的形式,各自喝完了手中的酒。
最后糜旸解下關嫣青絲上的紅纓,在解下紅纓之后,糜旸分別取下兩縷他與關嫣的長發,將這兩縷長發用紅纓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