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將兩家盟約之事,以升壇歃盟之舉昭示于天下眾人面前,至少可以保證在天下大勢未發生大的變化之前,孫權會站在劉備一方,與曹操再無修和之可能。
而曹操在知道這件事后,自然亦會將孫權當做敵人,甚至會主動發兵攻打江東。
只要做到這一點,孫權的存在就會分擔走曹操一部分的精力,將來劉備北伐之時,才更能有把握。
至于以后劉孫聯盟會發展到哪一步,就看那時候的天下大勢吧。
繼續為友,還是為敵,就看三家中的弄潮兒各自如何作為了。
這便是三國,風云變幻,各騁智力,未來難測。
在簽訂了盟約之后,鄧芝婉拒了孫權挽留的美意,他立即帶著盟書回到了襄陽城中。
只是在鄧芝走之前,他對孫權提出了一個請求,對于那個請求,孫權略微思考便答應了下來。
于是乎完成所有任務的鄧芝,安心的回到了襄陽城中。
而劉備在得知鄧芝已經完成任務之后,他便立即發出檄令,讓關羽與糜旸領軍撤退。
在得到劉備的撤退命令之后,不久后關羽與糜旸亦領軍回到了襄陽城外。
當糜旸一回到襄陽城之后,他便成為整個襄陽城中的焦點。
因為,他的大婚之日到了。
漢代婚姻有六禮,分別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這六禮之中,唯有最后一禮親迎需要糜旸這個新婿完成,其他的五禮,早就在糜芳與關羽的互相配合下全部完成。
漢建安二十五年二月二十日,方士言今日宜嫁娶。
詩經有言“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
今日糜旸就要如當年的文王一般,去親自接他的新婦回府。
在這日清晨的陽光剛投入襄陽城之中時,糜旸就被府中的婢女早早叫醒,而后在婢女的伺候下開始穿戴起復雜的結婚禮服起來。
在經過好一會兒的穿戴之下,糜旸終于穿戴好一切禮服。
站在銅鏡之前,糜旸看著鏡中的自己,臉上露出了幾絲笑容。
他相貌本就不差,今日在特地的打扮之下,更顯得整個人精神奕奕,神采非凡。
而這時糜芳到達糜旸房中,見糜旸還不出發,他急的趕緊上前拉著糜旸往府外走去。
糜芳邊拉著糜旸,口中邊急道“都什么時辰了還不出發,要是錯過了接新婦的時辰,那可怎么是好”
年近六十一直想抱孫子的糜芳,為了布置今日婚禮,可是一整夜沒睡都在忙碌,他的這個兒子倒好,現在天都亮了還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
糜旸被糜芳拉著不停朝外走去,因為糜芳的心急,糜旸身形有些不穩,他腰間的玉玨因為碰撞,發出一聲聲悅耳的聲音。
看著糜芳這副急切的樣子,糜旸不禁感到好笑。
怎么整的今日糜芳才是新郎一樣。
糜芳一路拉著糜旸,穿過整片張燈結彩的府邸,來到了大門處。
當糜旸來到大門后,他不禁被眼前的這一幕所驚到。
在門外寬廣的里巷上,上百輛裝滿金銀禮物的車隊正擠在一起顯得擁擠攘攘,而在上百輛車隊兩側正站立著眾多穿戴喜慶的鼓吹樂隊。
這也太夸張了吧。
不是已經納征過了嗎
而當糜旸出現在大門口之后,在上百輛車隊之前的關平、張包、趙統、關興幾人立馬就從駿馬之下來,來到糜旸身前。
這四人今日為了糜旸的婚禮,可是一早就起來打扮。
他四人本就儀表堂堂,在一番的特意打扮之下,與糜旸站在一起,就像世間的五位翩翩俏郎君。
糜芳見糜旸還不趕緊上馬,心中那個急的呀。
他正要拉著糜旸上馬,但這時關平幾人已經來到糜芳身前,關平對著糜芳一拜后言道“叔父,接下來就交給我們吧。”
說完后,關平還不等糜旸反應過來,他便與張包幾人,一起將糜旸從地上橫空抬起,而后直接給抬上了胸前掛著喜球的高頭駿馬上。
糜旸猝不及防,等他反應過來,他已經坐在高頭大馬之上。
在將糜旸抬到馬上之后,關平幾人亦紛紛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