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糜旸雖因公安一戰而天下聞名,被天下人寄予厚望,然過慧易夭,吾觀糜旸面相,此人壽祿必然不永。”
“允南,做人不能只爭朝夕,應該著眼未來。”
“只要你能砥礪自身,著眼未來,將來的成就不一定會下于糜旸。”
在周群這么說完后,譙周的臉上方才浮現郁結紓解之色。
周群乃蜀中大儒,在蜀中名聲遠揚,而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本事,便是推演未來之事,周群之推演,很少有失算的時候。
因此當周群預言糜旸壽數不長時,譙周心中難免起了期待。
年輕人皆爭強好勝,特別是對于譙周這種年少聞名的人來說,誰也不想一直被一個人壓了一頭。
在心中的郁悶紓解之后,譙周看向周群,對周群言道“仲直公今日抱病不去迎接大王,以仲直公之名望,難免會有小人在大王面前進讒言。”
“還望仲直公多加小心。”
面對譙周的提醒,周群卻發出一聲冷笑,他反問譙周道“無德之主吾為何要去迎接”
在周群的這個反問之下,譙周沉默不語。
以周群的名聲,他有底氣敢非議劉備,可他并沒有。
譙周深知周群口中所說的劉備無德,指的是什么。
周群端起身前的一杯酒杯,而后他對著譙周言道“古往今來,圣主治國者,無一不重德教,輕刑罰。”
“但自劉備治益以來,他在諸葛亮的蠱惑下,重刑罰,施暴政,顧小民而輕士大夫,弄得益州一地怨聲載道。”
“以嚴法酷律治民,這難道是明主所為嗎”
“因一都江堰,因一蜀科,你我多少故舊好友,死在屠刀之下。”
“當年高祖入關中約法三章,罷省諸法而收關中民心,今劉備為高祖后裔,卻不從祖訓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如此暴政必不能久矣。”
周群邊說邊喝完手中的酒,方才至現在,他已經喝了不少酒了。
在酒精的麻醉下,周群似乎想起了越來越多對劉備及諸葛亮不滿的往事。
因為蜀科,他再也無法利用都江堰為他家族謀利,擴大他家族的產業。
因為蜀科,他在成都的產業遭受重創,許多田畝、佃戶紛紛從他的手中被劃走。
因為蜀科,他家族中許多優秀子弟被治罪,或殺或流放,令他周氏名望越發衰落。
而這一切,都是劉備與諸葛亮造成的。
他將酒杯重重敲擊在身前的桌桉上。
酒杯撞擊桌桉,發出一聲重響,隨即周群口中充滿恨意地說道“況且,南和何辜”
見周群提起那個名字,譙周臉色大變,想提醒周群慎言。
但在酒精的麻醉下以及覺得在自家府內,所以周群已經忘記了“君子慎獨”這四個字。
“南和乃蜀中名士,卻因為一句讖語而慘遭屠戮,這難道是吾等當初希望的明主該做出來的事嗎”
“早知如此,當初吾等不如扶保劉公死守成都,守衛家園,南和亦不會遭此橫禍也。”
周群以為在自家府中及信任的晚輩面前,所以他可以肆無忌憚的言語。
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他說出這番話時,一位年輕將軍帶著士卒正好進入了他的庭院之中,將他的怒吼都聽了個一清二楚。
這人正是剛剛趕到的糜旸。
坐在周群對面的譙周看見那熟悉的面龐出現,他臉上浮現了驚駭之色。
他現在怎么會在這里,他不是應該被諸葛亮迎至王宮中宴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