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安漢將軍府的高大輝煌,軍師將軍府就顯得頗為簡陋樸素。
在車駕到達軍師將軍府之后,諸葛亮在車駕外仆人的提醒之下,從思慮中醒轉過來。
而后諸葛亮掀開車簾,從車駕上緩步下地。
在位高權重的軍師將軍的車駕隊伍中,唯有一名老仆及數名甲士而已。
那老仆乃是當初諸葛亮躬耕南陽時就陪伴在他的身旁的童子,十數年過去了,當年的童子亦已經是中年男子。
至于那數名甲士,乃是劉備見諸葛亮總是深夜回府,特地配備給他的護衛。
諸葛亮在落地之后,命他身旁的這位仆人先去休息,而后他自己一人踏入了府門之中。
軍師將軍府邸占地并不廣大,里面的建筑亦大多都是尋常木料所建造,也無高樓亭閣以及花園等游玩之所。
很是簡單樸素。
當年劉備入主益州時,曾賞賜給諸葛亮黃金各五百斤,白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有著如此豐厚的賞賜,諸葛亮要想修建一座金碧輝煌的府邸,可謂簡單至極。
但諸葛亮生性澹薄,不愛奢華,所以當初劉備賞賜給他那么多金銀財帛之物后,他雖然沒有拒絕,但并沒有將那些金銀財帛用在自己身上。
受之,再充入國庫,以為百姓之用。
這件事在成都中只有少數幾人才知道,相比于當世的名士動輒推辭賞賜養名的手段,諸葛亮的作為更顯得坦然無私。
諸葛亮在進入府邸后,并沒有行走多久,就到了府中的大堂之外。
飯食他早已在官署中就簡單吃過,他現在來大堂,并非是為了進食,而是為了讀書。
諸葛亮出身名門望族瑯琊諸葛氏,雖然他3歲喪母,8歲喪父,但他自小由叔父諸葛玄教養,在叔父諸葛玄的影響下,諸葛亮從小就養成了好讀書的習慣。
他每日早晨醒來之后或每晚入睡之前,都一定要誦讀典籍。
這個習慣,及至今年,諸葛亮已經持續將近二十年了。
至于諸葛亮不回寢室讀書,乃是在這個時間,他的夫人黃月英早已入睡。
而讀書必須掌燈,諸葛亮不想打擾黃月英休息。
當諸葛亮來到堂外之時,他今日卻意外的發現,他的大堂中竟然亮著燈光。
難道是伯松
在詫異之下,諸葛亮撩起衣擺,走上臺階邁入了大堂之中。
諸葛亮在邁入大堂之中后,他便見到了他的長子諸葛喬與夫人黃月英這時都在大堂之中。
而在大堂之中還有著一個人。
那人正是糜旸。
糜旸正坐在大堂中的一處,手中拿著一本書籍在聚集會神的看著。
大堂中灰暗的燈光映照在糜旸的身上,將他在地上的影子拉的老長。
只是糜旸的影子因為他身軀的端正,卻并沒有發生一點扭動。
看到這一幕,令諸葛亮想起了當年他在崇文館中教學劉禪的場景。
那時糜旸作為劉禪的伴讀,亦如今夜這般,安安靜靜坐在一處聽著他的教誨。
眼不斜視,身不彎曲。
而諸葛亮的出現,亦被正對大堂門口而坐的黃月英而察覺。
見到諸葛亮歸來,黃月英立即端起一碗一直在溫熱著的茶湯,走向諸葛亮。
黃月英在來到諸葛亮身前后,將手中的熱茶遞給諸葛亮,而后她對著諸葛亮輕聲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