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為了早日趕到漢興郡赴任,糜旸大軍的速度就不慢,現在在糜旸的再度催促之下,整支大軍的行軍速度又加快了三分。
不出三日,糜旸所率領的萬余大軍,已經到達廣漢郡中。
在郡守的安排下,萬余大軍搭上早就準備好的戰船,一路朔水北上。
雖然是逆流而上,但借助著水運之力,糜旸大軍行進的速度很快。
數日之后,糜旸的大軍就已經到達西城外。
漢興郡的前身是東三郡,這東三郡分別是西城郡,上庸郡,房陵郡。
而東三郡的前身是屬于漢中郡的西城、上庸、房陵三縣。
當年荊州牧劉表在占據房陵縣后,改縣為郡,歸荊州。
后來曹操攻打漢中,張魯投降,曹操將漢中一分為三,置西城、上庸二郡,并將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劃歸南陽郡管轄。
如今劉備為了方便將來北伐號令統一,便廢三郡為縣,并將這三縣的轄區合并為漢興郡。
也就是說,糜旸這個漢興郡太守,他所轄的縣城主要便是西城、上庸、房陵三縣
在劉備廢西城郡為縣后,原西城太守申儀便成為西城縣長。
劉備之所以廢郡為縣,還有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對申氏兄弟做出一些懲戒。
申耽、申儀兄弟原本就是西城、上庸間的豪強大戶,在當初劉表拿下房陵縣之后,西城、上庸兩縣就一直在申氏兄弟的手中。
當初東三郡的正式成立,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曹操要利用地方豪強申氏兄弟,以達到讓漢中東面起到穩定的結果。
正因為申氏兄弟在漢興郡中有著莫大的影響力,所以劉備認為當初劉封不去救援關羽他們也有責任。
故而他將申氏兄弟紛紛貶為縣長,并且將申氏兄弟的軍職剝奪,以作懲戒。
劉備的這一舉動,申氏兄弟當中的申耽倒是沒有意見,就是申儀在心中頗有微詞。
只是他懼怕于當今劉備的威勢,故而一直在表面上對劉備的決定不敢有所異議。
當新任漢興太守糜旸到達西城之外后,身為西城縣長的申儀,當即領著他的僚屬出城迎接糜旸的到來。
若在以往,申儀身為建信將軍,而糜旸是偏將軍,申儀的軍職大于糜旸。
但如今申儀軍職被剝奪,官職亦被貶為西城縣長,所以他的身份與糜旸相比起來,就遠遠不如了。
漢興郡三縣都建立在水系之旁,其中西城就在漢水之邊,所以糜旸是在樓船上見到申儀的。
在見到申儀之后,糜旸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還未等申儀朝他下拜,糜旸趕忙上前拉住他的手,而后往樓船的內部走去。
這一幕讓申儀心生忌憚,當初張飛就是這樣拉著他的手,一路把他拉到襄陽去的
只是糜旸接下來的舉動,卻打消了申儀的這番顧慮。
糜旸在拉著申儀進入樓船上的閣樓中后,他立即讓家仆獻上酒菜,而后就與申儀在這樓船上的閣樓中共飲起來。
在與申儀共飲的時候,糜旸還召來了孟達,張嶷、呂、鄧艾、丁奉、丁封等人一同陪同。
在樓船閣樓中的宴席之上,糜旸頻頻向申儀舉杯致敬,絲毫看不出有任何輕視申儀之態。
在酒過三巡之后,糜旸對著申儀言道“先前吾在成都中,未能親臨漢興處理政務。”
“太守不在,而漢興郡能一直穩定如初,這一切都是義度與尊兄的功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