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例如如今的糜旸將一萬大軍,主體部分一分為三,分別由孟達、張嶷、鄧艾三人統領。
這一點是現實的需要,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可以直接統率每一位士卒。
要想將大軍指揮的順暢自如,就要定好嚴密的組織架構,而后再分派諸將統領。
但身為主將,必須要將兵權牢牢的握在手中。
兵權的作用有多大,諸葛亮在糜旸來之前已經告戒過他
“夫兵權者,是三軍之司命,主將之威勢。”
說的簡單點,那就是兵權是糜旸這個主將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和平時期,兵權的具體象征是虎符。
但是虎符發揮作用的時候,是王朝的和平時期。
因為有著中央的強大威懾力在,所以中央頒發的虎符才有最大的效用。
但現在是亂世,虎符這種東西,早就失去了最大的效用。
在亂世之中,要想牢牢掌控住麾下大軍的兵權,靠的主將的手段。
糜旸之所以將三營的實際掌握者,分別為任命孟達、張嶷、鄧艾三人,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這三人之間從無勾連。
而且這三人之間,除了張嶷與鄧艾兩人之間還好之外,孟達對張嶷與鄧艾兩人,是看不上眼的。
這樣就可以防止這三人進行私下串聯,威脅到他。
這是從上層架構中做出的制衡手段。
當然靠這一點還是不夠的。
在一萬大軍當中,若論對糜旸最忠心的,不是鄧艾,亦不是張嶷,而是糜旸從公安城中特地帶來的一千五公安士卒。
這是在公安一戰后,糜旸收獲的最大的成果之一。
那一千五公安士卒,在糜旸恩威并施的手段之下,早已經對糜旸死心塌地。
一千五公安士卒其中有五百人被糜旸收為親軍,剩下還有一千人。
這一千人,糜旸的打算是讓他們成為這三營大軍中的各級基層軍官。
統率大軍必須要通過相應的組織架構執行,而軍隊組織架構的根本就在于各個基層軍官。
一旦糜旸將一千公安士卒委任為,九千大軍中基層的軍官。
那么憑借著這一千公安士卒對糜旸的忠心,他們自然會為糜旸看好這支大軍,從而讓糜旸達到完全掌控這支大軍的目的。
哪怕三營主將中有人想反叛糜旸,他們亦根本指揮不動手下的大軍。
這才是徹底掌控一支大軍最好的辦法。
而且將一千公安士卒,委任為大軍中的各層基層軍官,也會有一個好處。
那便是這一千公安士卒,都是經歷過血與火戰爭的老卒,在他們的帶領訓練之下,這九千大軍亦能很快發揮出戰斗力。
“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萬人,可教三軍。”
在糜旸的安排之下,加上有著一千公安士卒的協助,不出數日,三營大軍的大致框架就已經組建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