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興郡的地形很是奇特。
雖然說漢水這條長江最大的支流,有流經漢興郡。
但與漢中郡不同的是,漢水并不是流經漢興郡全郡地界,它主要的流經地域乃是漢興郡的西城一帶。
漢水在流經西城之旁后,并沒有一路東下經過上庸,房陵兩城,而是在西城外的某個拐點突然改道,直沖下游的襄樊地區及南陽地區而去。
在這漢水水量充沛的春夏季節,西城與外界的聯系在漢水的勾連下,都會變得十分緊密。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所以從地圖上的距離來看,房陵城乃是距離荊州最近的一個城。
但是從實際行軍速度以及聯絡溝通這方面來說,西城才是那個最有可能引入敵人的要塞。
歷史上駐扎宛城的司馬懿能夠八日就急行軍抵達新城之下,將孟達圍困,借助的應該就是漢水水運的便利性。
他從宛城出發率軍入西城,而后再順游而下晝夜兼程才能做到這點。
歷史上亦正是司馬懿分出部分兵馬給申儀,才讓他死死擋住了漢中的魏延援軍,讓漢軍沒辦法救援孟達。
正因為西城的地理優越性,所以申儀在歷史上無論投降誰為主,立下多少戰功,西城一地他始終都緊緊握住手中。
糜旸及鄧艾等人,對西城的地理特殊性早就仔細了解過。
所以等申耽入營之時,糜旸在還沒擒拿下申耽之時,他就趕緊命令張嶷率軍北上搶先一步抵達漢水。
糜旸的目的是封鎖西城有可能勾連南陽曹仁的渠道,并徹底封死曹仁在得到消息后,能夠率軍馳援申儀的通道。
當張嶷率領本部兵馬驅使著戰船,到達西城外的漢水流域之時,他便發現申儀早已在漢水流域外的各處險要建立了水寨。
水寨的建立有利于控制西城外的漢水,但因為申儀這時還未收到申耽被擒拿的消息,所以如往常一般,這時在漢水的各處水寨之中,申儀的兵馬并不多。
在命探子探查到這個消息后,張嶷身旁的呂建議張嶷先封鎖西城外的漢水通道,其余的行動等糜旸的大軍到來之后再做打算。
呂有這個建議是因為張嶷的本部兵馬只有三千,要想派兵控制住各處水寨,勢必要分兵,分兵之下難免封鎖西城外的漢水的兵力會減少。
萬一申儀狗急跳墻率西城中的大軍,勐攻漢水之上的張嶷所部,那么寡不敵眾之下,張嶷是有可能守不住這條漢水通道的。
但呂的這個建議,卻被張嶷所否決。
“若不奪水寨則漢水不穩,萬一本郡消息為南陽曹仁探知,他搶先一步占據那些水寨。
那么漢水水利為曹仁大軍所占,到時候將軍前狼未驅,后虎又至,這將大大不利于將軍。”
漢興郡一直就是在前線的位置,在西城外的漢水下游,就盤踞著曹仁的數萬大軍。
鑒于這一點,張嶷不可能會放棄那些至關重要的水寨。
在張嶷對呂解釋之后,他馬上命令本部兵馬一路前行,攻擊那些申儀設立的水寨。
因為那些水寨之中的西城兵馬,并沒有得到申儀加強防備的指令,所以他們的防備并不嚴密。
畢竟申儀一開始設立水寨的最重要目的,便是防備下游的曹仁大軍。
水寨中的西城兵馬,將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下游,面對來自背后上游的張嶷大軍的突然出現,他們是絲毫準備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