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突然襲擊之下,加上張嶷的指揮有方,所以不出一日,那些申儀在漢水上所設立的水寨,盡皆被張嶷的大軍拔除。
在奪得所有水寨的控制權之后,張嶷馬上做出以下安排。
他命麾下士卒在水寨中各處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
他讓最靠近南陽的那幾處水寨之中,這些軍事用具比往常中多了數倍。
最重要的是,他在各處水寨中的顯眼位置,都插上了高高飄揚的“漢偏將軍糜”的旗幟。
對于張嶷的這副做法,呂有所不解,他問詢張嶷道“軍事貴密,今我軍已奪得各處水寨。
為何縣尉不偃旗息鼓,做出一副與往常無異的樣子,反而要反其道而行之,在水寨各處遍插將軍旗幟呢”
對于呂的疑問,張嶷開解道“軍事貴密雖是不錯,但是方才我軍拿下各處水寨之時,并沒有全部將西城士卒擒拿或者斬殺。”
“曹仁是知兵之人,因為西城的緊要性,他定然會在西城的漢水下游廣布耳目。”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那些逃散的西城士卒為曹仁斥候所捕獲,不久之后曹仁就會得知本郡變故。”
“曹仁帳下兵多將廣,難免他在得知本郡變故之后,不會出兵朔水而上。”
“為了防備這點,我廣布旗幟金鼓,乃是為迷惑曹仁,讓其不知我軍兵力多寡。
他在未完全探得我軍虛實之下,便暫時不會輕舉妄動。”
在張嶷這么說之后,呂的臉上方才有明悟之色,但是他還有一個疑問。
“曹仁被北人譽為“天人之將”,征戰多年,經驗豐富,且戰功累累,縣尉如何保證他會中計呢”
在呂問出這句話后,張嶷抬眼望向頭上的那面旗幟,對著呂言道“因為有將軍的威名在。”
聽到張嶷這么說,呂的目光亦望向頭上那面高高飄揚的旗幟。
劉備以興復漢室為口號起兵,所以他自起兵以來,所有的官制以及規章制度,都按照大漢的標準嚴格執行。
因為今漢是火德,所以軍中的一切旗幟及軍服,都是絳紅色。
看著那被紅色所包裹的“漢偏將軍糜”五個大字,呂的內心中露出安定。
這面旗幟在陽光的照耀下,旗幟上的絳紅色似乎不是用染料渲染而出,而是由數萬江東大軍的鮮血而染成,顯得十分亮眼。
天下亂世數十年以來,涌現出的名將并不少,但每位名將的用兵風格都并不一樣。
有的崇尚以勢壓之,正面對決。
有的善于利用地勢,臨機應變。
有的講究以快打快,直沖中軍
每個名將的用兵風格都不一樣,而自公安一戰以來,糜旸這位名將的用兵風格,給世人的印象就是善于冒險,猶如他的恩師法正一般。
當年魏王曹操那句“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的感慨,可是為世人皆知。
在有著光輝戰績及名師光環的加持下,曹仁再怎么“天人之將”,看到糜旸的旗幟亦是不會掉以輕心的。
最后呂與張嶷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