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糜旸派出丁奉率領五百糜軍,上岸攻打木門塞,一方面是想借助丁奉的驍勇,看看能不能一舉奪下這個阻擋大軍上岸的堡壘。
另一方面若是丁奉及五百親軍,不能為糜旸拿下木門塞,那也可以看看木門塞的防御如何。
在知道木門塞防御如何之后,才能制定后續大軍上岸的計劃。
但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木門塞在丁奉的勐烈攻勢之下,陷落只是遲早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正如張嶷所說,是可以派遣大軍上岸了。
但是當張嶷的建議落入糜旸耳中時,糜旸卻并沒有下達任何命令。
就好像糜旸沒有聽到張嶷的建議一般。
張嶷見狀正欲抱手再建議,但他的動作卻被一旁的鄧艾所阻。
鄧艾用目光提醒張嶷,并且對他緩緩說出了一句話。
“攻敵之必救。”
在聽到鄧艾的這句話后,張嶷瞬間反應過來,糜旸為何對他的建議沒有反應。
木門塞對西城來說是一道保命的屏障,申儀在得知木門塞遇襲的消息之后,是不可能會無動于衷的。
所以他很大可能會派遣援軍。
但這時申儀的援軍還未到來,若是糜旸的大軍率先上岸控制住局勢,那么畏懼糜旸大軍的申儀,很可能就會打消救援木門塞的念頭,從此龜縮在城中。
若是糜旸的大軍不著急上岸,讓申儀以為岸上目前只有數百糜軍。
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木門塞的重要性,因為糜軍的人數不多,才可能讓申儀下定決心派遣援軍。
而這就可以讓糜旸找到,在野外聚殲申儀大軍的機會
正如張嶷與鄧艾所想的那般,糜旸報的正是這種打算。
盡管這種打算會讓岸上的丁奉及五百親軍陷入一定的危險之中,但慈不掌兵。
西城的快速平定,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
糜旸的眼神中映照著遠處的火光,在那火光中是在為他拼殺的五百兒郎。
隨后糜旸又將目光看向岸上矗立的西城,他的眼神中有著決絕。
也許在剛穿越那一會,他還不能做出這種決定。
但經歷公安一戰后,曾經掌握過數萬人生死的糜旸,已經發生了改變。
身為主將,絕對不能感情用事。
否則若是申儀從此龜縮在城中,那么一旦攻城戰開始,雖說西城的城防遠遠不如公安,但在攻城戰之下,糜旸死傷的士卒數量,會遠遠大于五百這個數字。
至于申儀若堅定打定主意不救,那也無妨,反正木門塞已經是糜旸的囊中之物。
在這個時候,該如何選擇,糜旸清楚的很。
丁奉率領著數百糜軍,不斷收割著身旁的申軍士卒的性命。
雖說在收割的過程中,亦有不少糜軍的身軀倒下。
但是因為兩方士氣相差甚大,加上數百糜軍有丁奉這個勇將帶領,所以申軍的死傷比例遠遠大于糜軍。
在這種情況之下,上千申軍的潰敗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但這時丁奉的心中卻浮現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