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將軍還不派大軍陸續上岸,趁此良機徹底控制木門塞
但就在不久后,那不遠處打開的西城大門,讓丁奉明白了為什么。
從打開的西城大門中,正快速的跑出一隊隊裝備精良的申軍。
觀那不停從城門出跑出的人數,申軍至少在三千以上
而在那三千申軍之中,領頭的帶兵將領正是申儀。
在見到西城中的援軍出來的那瞬間,丁奉就知道了糜旸原來不是不能把握戰機,而是他在等待更大的戰機。
西城與木門塞距離并不遠,在申儀的率領之下,三千多申軍不久后就來到了木門塞之外,隨后將丁奉的數百糜軍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在援軍趕來之后,本來已經接近潰敗邊緣的近千申軍,紛紛士氣一震。
方才要不是有那位申氏族弟的拼命堅持,加上用家族利益來鼓勵人心,那近千申軍士卒,早就在丁奉的迅勐攻勢下潰敗了。
申儀本來在安排完城防之后,便想回到縣府中稍事休息。
他以為糜旸剛剛率軍到達西城之外,再怎么說也會修整一日才會對西城發起進攻。
沒想到的是他回到縣府中沒多久,就聽到了木門塞守將的求援消息。
而且這求援消息還是一撥撥的不停送來,似乎木門塞陷落就在須臾之間。
在聽到糜旸僅僅派出五百士卒,就將木門塞中的守軍逼到如此地步之后,申儀心中對糜旸的忌憚之心越來越盛。
如此強悍的戰斗力,要是萬一丟失木門塞,讓糜旸的大軍全部上岸,那西城能守住幾日呢
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加上知道目前木門塞中只有數百糜軍,于是申儀當即決定親自率軍支援木門塞。
申儀的想法是,只要他能率領優勢兵力快速將木門塞中的數百糜軍擊潰,那么一切就還有轉機。
當申儀率領三千多大軍趕到木門塞中后,他立即下令麾下大軍將數百糜軍團團圍起,務必要在短時間內絞殺他們。
援軍的到來,加上申儀的親臨現場讓申軍一方士氣大振。
數千申軍在申儀的指揮下,開始一步步絞殺起木門塞中的數百糜軍。
看著己方士卒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丁奉只能下令剩余的數百糜軍結成圓陣,抵擋著數千申軍的一波波進攻。
這時的丁奉,他的身上、臉上充滿了血污。
那血大部分是敵軍的,但有些也是他的。
在猜出糜旸的意圖之后,丁奉心中并沒有責怪糜旸的意思,反而他心中涌現了一股火熱。
丁奉參軍是為了建功立業,他不怕死,他怕的是所托非人。
糜旸的真實意圖,雖然會讓他陷入一定的險境中。
但卻讓他看到了,糜旸善于捕捉戰機及果決用兵的優秀特質。
在亂世當中這樣的將領才能走的更遠,也才值得他為其效死。
在這種心思之下,丁奉看著眼前越來越逼近的數千敵軍,丁奉用手抹了抹眼前的血滴,好讓自己的視線能更清楚些。
隨后他下達了一個超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決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