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隨糜旸之前,他只是一小小軍司馬。
但在追隨糜旸之后,得到糜旸信重的他,如今竟然成為秩比兩千石的都尉,這對丁奉來說無疑是他以往不敢想象的事。
要知道都尉不僅掌管著一郡的兵權,更重要的是,在糜旸這個太守不在郡中時,一旦郡中發生戰事,那么丁奉按照慣例是可以直接接替糜旸,暫時統領一郡軍政大權的。
這種提拔與信重,令丁奉心中覺得之前他為糜旸賣命賣對了。
但是糜旸面對丁奉的感激之情,卻只是笑笑不在意。
目前丁奉得到的一切,是他該得的。
當日要不是丁奉浴血奮戰,他不會這么快平定西城之亂。
作為平定西城之亂的首功之臣,糜旸提拔丁奉擔任都尉乃是理所應當。
在解決了漢興郡的都尉一職后,剩下的其他要職,都是糜旸可以自行任命的了。
例如督郵一職,在漢代,督郵、功曹、主簿,均為一郡右職,秩級雖低卻執掌重要。
督郵直屬太守,職在監督屬縣,分部設置。
“其監屬縣,有五部督郵”。
但實際上,漢代督郵的設置,根據郡之大小繁簡多少不等,不盡為五部之分。
例如在漢興郡中,糜旸便只設立了一個督郵。
督郵負責巡行所部,有權監督縣令長、縣丞尉以及縣級各種員吏,有權逐捕桉問縣令長,但不能擅殺而已。
督郵除監督屬縣官吏之外,還負責懲處所屬縣內的地方豪強。
中央有詔書涉及督郵屬縣,則由督郵到縣執行。
郡太守也可委托督郵辦理各色各樣其他事務,例如捕捉轄縣人犯等等。
可以說,督郵是太守在郡中的眼睛,對于這樣一個要緊的職務,糜旸交給了丁封。
丁封乃是降將,身為降將他要想在漢興郡中站穩腳跟,只能依靠他。
所以只要糜旸能通過某些事,證明丁奉兄弟乃是真心投效于他。
那么從某種程度來說,丁氏兄弟對糜旸的忠誠度,可能還會在張嶷等人之上。
而這樣的身份,是極適合讓丁封擔任督郵一職的。
同樣的糜旸推薦丁奉擔任都尉一職,亦是出于這層考量。
都尉一職鄧艾暫且不說,孟達與張嶷都很適合。
但是孟達與張嶷都已經執掌一營兵馬,若糜旸再將都尉一職交給他們,那么他們手中的職權就太重了。
長久來說,這是對糜旸不利的。
糜旸并非不信任張嶷或者孟達,但信任是情感,制衡是手段,兩者缺一不可,才能保持穩定。
不然像曹丕那般,他倒是很信任士族,但他偏偏沒有制定制衡士族的手段。
所以后面導致曹魏的大權為士族所奪,這便是前車之鑒。
在任命丁封為督郵之后,糜旸便將呂正式任命為功曹。
漢人視功曹,有如國家之丞相。
王充曾將功曹比作雄虎
“變復之家,謂虎食人者,功曹為奸所致也。其意以為功曹眾吏之率,虎亦諸禽之雄也。”
又言“功曹之官,相國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