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若受罪不測,一則遂旸所愿,二則杜絕北歸者心。
望明公明察秋毫,速賜秘報。達當候望舉動,俟須響應。
當看完孟達讓李輔送來的第二封信后,夏侯尚的臉上已經浮現驚喜。
之前滿寵的勸諫他并沒有忘記,他自身對這一點亦有著疑慮。
但如今孟達在第二封信中,已經表明他之所以要背叛糜旸的原因是什么。
孟達是在自救
孟達信中所言的內容,有理有據,其中有不少內容都是可以探查的。
這讓夏侯尚的心中,對孟達的投誠更加確信不少。
再加上之前夏侯尚在
到達宛城時,曹仁就曾向他言過,之前申儀向他發信請求為內應的事情。
那時因為西城太快陷落,所以曹仁的大軍都還未出發。
因為這個往事,曹仁在夏侯尚面前流露憤慨之心。
在曹仁看來,因為他的推遲行軍,一個奪取漢興郡的大好時機就這么失去了。
如今孟達成為申儀第二,有意在漢興郡為魏軍的內應,這讓夏侯尚多了幾分信任的同時,心中的火熱越來越強。
若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他揚名立萬的時機就在今朝
夏侯尚在看完孟達的第二封信后,他當即開始書寫起給孟達的回信。
如孟達信中所言,他現在處于時刻憂慮的境地之中。
就算夏侯尚現在不立即派兵與孟達里應外合,他也應該回信一封送與孟達,表達自己有意向接受他的投誠,這樣才能暫時安撫下孟達。
否則正如孟達所言,他若是因為看不到希望而露出馬腳被糜旸發現,那么夏侯尚后面想起來會后悔莫及。
在夏侯尚寫完給孟達的回信之后,他當即讓李輔帶著信件回到水寨中,交予孟達。
等李輔走后,夏侯尚馬上召集諸將,開始認真探討起孟達投效一事。
諸將之中滿寵在看完孟達的信箋后,他原本心中的有些疑慮亦漸漸解開。
但哪怕是看完孟達的來信,心中有些動搖后,他還是建言夏侯尚要多加詳查,莫要中糜旸之計。
滿寵的性格是屬于很穩重的那種。
面對著滿寵的三番兩次勸阻,夏侯尚的心中對滿寵不再如往常那般尊重。
當初曹仁意欲發兵西城之時,正是被滿寵所勸阻。
連續兩次勸阻之下,夏侯尚覺得滿寵太過保守了。
兩軍對陣,戰場局勢瞬息萬變,豈能事事以穩為主,若是那樣的話,難道等敵人自斃嗎
身為將領,就應當善于把握時機,奮勇出擊,這樣才能立下不世之功。
猶如當初糜旸的公安一戰一般。
現在夏侯尚心中對孟達的信任,已經壓倒對他的疑慮。
滿寵見夏侯尚的言語之中,已經有進攻之念,他知道自己無法阻止。
因此他便希望夏侯尚將此事傳報給曹仁,令曹仁決斷。
曹仁乃是曹丕親自任命的,三大戰區的最高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