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在諸將臉上的神色各異的時候,帳中卻突然出現一聲磕磕絆絆的聲音。
“莫,莫忘襄樊之戰白馬之誓。”
這聲磕磕絆絆的聲音,令人一聽就知道乃是鄧艾發出。
但就是鄧艾這聲磕磕絆絆的聲音,卻如晨鐘暮鼓一般,敲擊在諸將的心頭。
鄧艾的這聲提醒令人想起了在襄樊之戰中,滿寵殺白馬盟誓守城的事。
當初關羽水淹七軍,導致樊城城墻因水淹多處崩壞,眾軍慌亂,樊城陷落好似只在頃刻之間。
那時就有人建議曹仁棄城而逃。
在曹仁有所意動的時候,是滿寵出言勸阻曹仁,并且淹死自己的白馬與城中的眾士卒盟誓共同守城。
在滿寵的激勵之下,樊城中的魏軍軍心方才重振。
這件事本來只在曹魏內部中流傳,但是剛才在魏軍將官講到滿寵的履歷時,將這點當做光輝事跡著重講述,所以帳中的諸將都知道這事。
在鄧艾的提醒下帳中諸將方才意識到,當初在樊城那么危急的情況下,滿寵都想著堅定的守城。
現在武當縣的情況再如何危急亦不能與當初的樊城相比,滿寵怎么會想著主動投降呢
所以這很可能是滿寵的緩兵之計。
這便是知己知彼的好處了,若是在不知己知彼的情況下,滿寵的行為是會迷惑到人的。
在意識到這是滿寵的緩兵之計后,馮習、張包諸將的臉上盡皆浮現憤怒之色。
方才差點還被這老賊欺騙了。
看著帳中諸將都已經反應過來這是滿寵的緩兵之計,糜旸用贊賞的目光看向鄧艾。
知兵機,明人心,屬于鄧艾的耀眼的天賦開始漸漸在眾人眼前顯露。
既然如今諸將都已經知道滿寵的緩兵之計,糜旸亦沒必要再專門點撥諸將。
他令諸將下去備戰,只留下鄧艾一人在大帳中。
在諸將皆退去之后,大帳中的將領只剩下鄧艾與糜旸二人。
但是糜旸一開始并沒有馬上與鄧艾言語,他只是在書寫著一封信。
方才鄧艾的提醒是對糜旸之外的人發出的。
因為剛才在他的觀察之下,糜旸雖然一開始臉上有著思索之色,但是很快就浮現笑意,這說明糜旸并沒有中計。
鄧艾見糜旸將他單獨留下,卻又不馬上與他言語,他臉上亦沒有焦急之色,只是臉露恭敬在等著糜旸。
很快糜旸手中的書信就已經寫好。
在信箋寫好后,他命人將帳外一直等候的滿寵使者帶進來。
在滿寵的使者進來后,糜旸將手中的信箋交到他的手中,讓他帶著這封信箋返回武當縣中復命。
盡管糜旸知道滿寵的那封信是他的詭計,但是糜旸是有禮貌的人,回信還是應該的。
滿寵使者看著糜旸臉露溫和將回信交到他手中,他的心中安定不少。
剛才出帳的諸位漢將對他怒目而視,他還以為滿寵的計謀敗露了呢。
現在看糜旸的態度,看來一切進行的很是順利。
滿寵使者在接過糜旸的信箋后,馬上就慌不擇路的離開了他這個視作狼窩的漢軍大帳。
在滿寵使者走后,糜旸看向鄧艾,他對著鄧艾問道
“士載可知我為何要攻打武當”
鄧艾聽到糜旸的詢問后,馬上開始快速思考起來。
凡是大軍出征,都會有著目的,而這個目的勢必與利益二字相關。
在表面上看來,糜旸順游而下攻打武當縣乃是趁武當縣兵力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