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僅僅是這點,是不符合糜旸的作風的。
而鄧艾亦知道糜旸不是像常人所理解那般,要大舉北伐。
因為漢中的三萬大軍并不是糜旸的本部兵馬。
那三萬大軍本質上是劉備臨時調遣給糜旸,讓他守衛西城的。
既然是臨時,那么這三萬大軍的歸屬權就不會長久屬于糜旸。
或許最多一個月,那三萬大軍的兵權就會被劉備收回。
再加上要想真正的北伐,單單靠糜旸手中的那四萬大軍是不夠的。
現在整個劉備的治下,都是處于休養生息的狀態中。
而且秋收將近,這時候從戰略上講,不是劉備大舉北伐的時機。
就算是荊州的關羽,或可派軍牽制一部分魏軍援軍,但是沒辦法大出兵馬與糜旸協同作戰。
所以糜旸想做的一定是借助目前三萬大軍還在他手中的時候,為自身謀取最大的利益。
那么這個利益是什么呢
鄧艾的頭腦在快速的開動著,他正在匯總著目前所知道的所有信息。
在匯總之后,鄧艾想到了一個很關鍵的信息。
鄧艾興奮的看向糜旸言道“將軍是為了武當縣中的大量軍糧”
看到鄧艾猜出自己的真實目的,糜旸笑著對鄧艾點頭。
不愧是棉襖呀
在知道糜旸的真實目的后,鄧艾方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滿寵的信箋迷惑不了糜旸。
縱算滿寵說的是真的,就單單從糜旸的目的來說,糜旸也是不可能等上滿寵一個月的。
因為秋收將近。
滿寵的使者很快就回到城墻上,將糜旸所寫的信箋交到滿寵手中。
滿寵見糜旸有回信,他的臉上浮現喜色。
他迫不及待的打開糜旸的回信看了起來。
“滿君名聲如白璧,旸素有耳聞。長輩常言,君子應有成人之美。
今滿君雖有投降之意,然心中必五內俱焚,苦來日清名受損。
士人重節操,古今之定理也。
滿君勿憂,旸不忍廢君清名。
旸愿以己之兵威,成君之死節。”
滿寵在看完糜旸的信后,他臉上原本的喜色已經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副陰沉如水的神色。
糜旸說的倒是冠冕堂皇,但實際上每句言語中都充滿著暗諷。
因為心中的氣憤,滿寵將糜旸的回信重重的扔在地上,然后用憤恨的眼神看向下方漢軍大營的方向。
這就是法正教出來的徒弟嗎
滿寵還想靠寫信誆騙糜旸,但他忘記了去年公安有一場蹦極慘桉,那場慘桉發生的由頭亦是因為一封信。
以己之短搏人之長,豈可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