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旸看著兩千多魏軍騎軍的方向,眼神中的光芒正在不斷流轉著。
最后他負手而立。
在歷史上你用強大的兵力優勢與國力,生生耗死大漢的希望。
現在時勢逆轉優勢在我,那我就以你之道,還施你身。
或許因為魏軍援軍的到來,令武當城中的魏軍士氣恢復,但那又如何
只要在大致的形勢未轉變之前,糜旸便不會輕易任何一個機會。
況且士氣這東西,是會變化的。
在漢軍的大營之外,有著兩千魏軍騎軍在來回梭巡著。
率領這兩千騎軍的主將為曹泰,副將是司馬懿。
曹泰騎在戰馬上,看著立在巢車上那高高飄揚的曹仁大纛,他的眼中已經滿布淚水。
父親
曹泰在看到漢軍已經從武當城下退去后,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中的悲傷。
他從馬上快速落下,而后朝著那面大纛的方向跪了下去。
在曹泰跪下后,他眼中的眼淚一滴滴的落在膝下的土地上,而后曹泰對著那面大纛叩了三個頭。
當曹泰的頭在地上抬起之后,他眼神中的悲傷已經徹底被仇恨所掩蓋。
糜賊糜賊
曹泰的內心中不停地在呼喊著這個名字,隨后他抽出腰間的佩劍,他雙手捧著這面佩劍朝向曹仁大纛的方向。
在兩千騎軍身前,曹泰對著那面大纛的方向,鄭重的立下一個誓言
“泰今生若不能為父報仇,死不入宗廟”
曹泰充滿仇恨的誓言,順著風聲飄進身后騎軍的耳中。
他的語氣中充滿著悲憤。
而這時率領著一部分騎軍,圍殺漢軍斥候后的司馬懿正好回到曹泰身前。
他在聽到曹泰的誓言之后,臉上浮現著凝重之色。
司馬懿用一雙鷹眼朝著漢軍大營的方向看去,他的目光是為一人而投去。
當初他在公安城下,亦曾將目光投向城中過。
但與當時不同的是,現在他的目光中充滿著忌憚。
不過半月時光,他怎么都沒想到,帝國南疆竟然產生這種劇變。
但很快的司馬懿就收回自己的目光,他下馬來到曹泰身前,將曹泰從地上扶起。
司馬懿對著曹泰言道“糜賊人神共憤,然安東現身負重任,切莫悲傷過度。”
“安東要保重身體。”
曹泰雖然年紀不高,立的戰功也不多,但因為是曹仁的兒子,所以目前身居安東將軍一職。
司馬懿的擔心不是毫無理由的,這時代的人感情豐富,所以是真的會因為悲傷、憤恨等諸類情感而死。
在司馬懿扶起曹泰后,曹泰布滿淚水的臉上浮現一絲感激之色,他插劍入鞘對著司馬懿一拜道
“今次非仲達到達,恐武當縣已經被糜賊所攻下也。”
面對曹泰的感激,司馬懿不敢受,他避開曹泰的這一禮,而后對著曹泰言道
“魏臣獻計守魏土,乃天經地義之事,安東無須言謝。”
雖然司馬懿推遲了他的謝意,但是曹泰心中對司馬懿還是感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