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的實力足夠。
兩漢歷史上,多的是大臣以三公之名位領兵出出征的故事。
只要進封孫權為太尉,那么從名義上看孫權就如歷史上那些,以三公之尊為漢天子征討四方的將軍一樣。
這樣的印象一旦形成,不僅是在世人心中孫權身為漢臣的身份不會改變,更會加強江東一地臣民對漢朝的歸屬感。
而太尉之位肯定是在驃騎將軍之上,所以拜孫權為太尉,對他來說當然是大大的恩賞。
太尉雖地位高,但是卻只是虛職而已。
所以是很適合冊封給孫權這樣既有實力,又有野心的諸侯的。
至于對孫權的爵位封賞,那更是恰到好處。
雖然自東漢以來,哪怕是縣侯的封邑,大部分情況下最多也不過一縣。
但是在西漢時,縣侯的封邑是可以有數萬戶,連續囊括幾縣的。
當初劉邦雖然嚴令異姓大臣不得封王,但是對于侯爵他卻沒有限制,只要皇帝喜歡,怎么封都行。
侯爵哪怕有食邑再多,都不能參與所屬地的治理,所以無法在名義上形成對所屬地內臣民的控制。
而原先孫權的南昌侯食邑并不多,劉備給孫權增加數萬戶食邑,當然是大大的封賞了。
最重要的是,諸葛亮建議劉備給孫權的侯爵封號是九江侯。
九江是原來淮南一地的舊稱,但是現在淮南是在曹魏的手中。
所以孫權要想真正得到九江的數萬戶食邑,只能死磕合肥,將淮南打下來。
這樣一來,只要孫權接受劉備對他的封賞,那么他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于情于理都是朝著淮南勐攻。
那里可是他的食邑呢。
諸葛亮建議的對孫權的封賞,既能恰到好處,體現劉備的正統性,又能達到令孫權繼續攻打合肥的效用,分擔一部分曹魏的兵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劉備用充滿欣賞的目光看向諸葛亮。
孔明依然是那個孔明,只要他有所疑難,問他總是沒錯。
在場的大臣亦對諸葛亮的建議感到驚嘆。
一件本來覺得頗為棘手的事,在諸葛亮的三言兩語下,就輕描澹寫的化解了。
只是在座的侍中黃權卻產生一個疑慮,他開口問諸葛亮
“可若是孫權不接受陛下的封賞呢”
黃權的這個疑問,讓眾人頓時反應過來。
是呀,剛才說的都是孫權接受劉備封賞后的好處,但若是孫權不接受劉備的封賞呢
面對黃權的這個疑問,諸葛亮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言道
“公安一戰后,江東士民皆有懼冠軍心,曹仁之頭可用也。”
當諸葛亮說出這句話后,在場的眾人臉上齊齊露出笑容。
再無半分疑慮。
在場的大臣紛紛對著諸葛亮拜服道“丞相高見。”
聽著各位大臣對諸葛亮的贊譽,劉備在心里笑道
能不高見么,他可是臥龍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